从交通瓶颈到交通红利的嬗变

11.03.2015  16:07

               

   毕节试验区成立以来,始终把开发扶贫放在试验区“三大主题”的重中之重来抓,经过20多年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毕节试验区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不过,毕节市扶贫开发工作仍面临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收入差距大、扶贫开发投入不足、生态保护任务繁重等困难和深层次问题。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过程中,面对新形势,毕节市的扶贫开发工作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

  市委主要领导对全市的开发扶贫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2月25日下午,市委书记陈志刚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就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李克强总理在贵州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研判扶贫攻坚形势。并强调,要以全面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统揽全局,牢牢把握“三大主题”思想,着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好扶贫攻坚这场硬仗,奋力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月27日至28日,陈志刚率队深入赫章县调研改革发展和扶贫攻坚工作,强调要继续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科学施策,持之以恒,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不懈努力,坚决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为了转变观念,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快扶贫攻坚步伐,本报从今日起推出“扶贫攻坚在行动·春季系列”报道,全面展示全市开发扶贫工作的亮点和成就,以期不断总结经验,在统筹发展中迈出新步伐,推动全市扶贫攻坚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3月6日,金沙经济开发区2015年企业人才招聘会正式启动。招聘会现场,来自金沙、遵义等地的务工者,将在这里找到3000多个就业岗位。

  随着2013年遵毕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金沙县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金沙经济开发区入驻企业不断增多,目前达到了134个,解决了1.99万人的就业问题。

  随着交通条件改善,金沙县的物流成本大幅降低,企业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2014年,金沙县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4亿美元,被评为省级综合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综合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全省10个样板示范产业园区之一。

  分享交通红利的,不仅仅是金沙。

  2014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毕节经济逆势上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1.2%、14%、6.1%、13%、9.4%、14.1%。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交通条件的改善有着密切联系。

  2014年,毕节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毕节机场航线增加到11条,清镇至织金、织金至纳雍、黔西至大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成贵快铁、织毕铁路建设快速推进,国、省干线改造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成绩最为突出的是农村公路建设,全年完成投资31.558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10.3%,同比增长161.9%。

  交通条件的改善,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2014年,毕节市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657.77亿元,占年度确保任务数1600亿元的103.61%,同比增长8.22%。其中省外项目到位资金786.72亿元,同比增长24.15%。总量位列全省第三位。

  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了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产业园区80.83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572万平方米,产业园区已成为我市工业集聚集群发展重要载体。2014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080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94亿元,同比增长21.1%。

  交通条件改善,还加快了物流业的发展。2014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1978.84万元,同比增长22.82%;邮政业务收入完成24723.58万元,同比增长26.72%。其中,快递企业业务量完成237.11万件,同比增长67.21%;快递业务收入完成5881.14万元,同比增长96.1%。

  2015年,毕节市交通条件将进一步改善。

  毕节机场航班将进一步加密,进出毕节的空中通道将更加便捷。成贵快铁、织毕铁路等项目建设将全面推进。高速公路将新开工140.6公里,续建177.2公里;国省干线、县乡公路将分别提级改造400公里、100公里以上;通村公路将启动建设2800公里。毕节市交通建设将实现“两个百分之百”目标:100%的县实现高速公路连接、100%的村委会实现公路硬化。

  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同样令人期待: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4%、力争增长14.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25%、力争增长30%,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确保增长13%、力争增长14%,招商引资引进省外到位资金960亿元、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和15%。

  长风破浪趁此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构建大进出、畅通无阻的大物流格局,加快毕节扶贫攻坚、同步小康进程,毕节的明天,更加美好。

   短评

  从交通瓶颈到交通红利的嬗变

  几年前,毕节人出门,要从村里走路到乡镇,从乡镇乘几个小时的车到县里,又从县乘几个小时的车到毕节,再从毕节坐几个小时的车到贵阳。在贵阳坐上火车或飞机后,才算是真正的走出家门。

  毕节人出门如此,外地客商到毕节考察亦然。曾几何时,一些客商带着项目、资金,到达毕节时已身心俱疲,再无投资的信心和激情,抛下一句“等你们路修好再来”后,便杳无音信。

  彼时,毕节的发展,因交通瓶颈制约而步履蹒跚。

  要想富,先修路。毕节提出了依托铁(路)公(路)机(场),构建立体交通网络的战略,加上国省干线、县乡村公路,开始了大交通建设的征程。

  随着机场的通航,黄织铁路和遵毕、毕威、黔织、清织、织纳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毕节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变成了推动发展的交通引擎。

  如今,毕节试验区正处于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如何抢抓发展机遇,释放交通红利,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同步小康进程,毕节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