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谣手段探讨如何识破谣言

26.08.2015  15:57

               

 

广深港高铁高峰水库特大桥7、8、9号桥墩出现裂缝引发舆论热议,然而广铁警方表示,早在2013年,相关信息就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公司曾3次通过媒体,向公众澄清这个问题——开裂处实为临时垫层,不承受任何载荷,不影响桥梁结构安全,更不会影响高铁运行安全。(8月25日  人民网) 据统计,2015年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信息承载平台和信息流通渠道。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新闻的制造者和信息的传播者,通过朋友圈、微博、论坛等发布和接收着大量的信息。这些五花八门的信息无所不包,也无孔不入,人们很难去分辨它们的真假。 有种信息瞄准了现状,如同杂草一般蔓延在各大网络平台之上,除之不尽,烧之不绝,误导舆论、制造恐慌、增添不安,这就是——谣言。 谣言在传播中具有巨大的负能量,可以轻易造成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引发人民对某一群体的不满,更可怕的是,传播谣言的手段正不断升级,如今的谣言再也不是凭空捏造,可以被轻易识破,它们往往具有相当强的迷惑性,一般人无法分辨,轻易中招。 笔者将从几种迷惑性较强的造谣手段探讨,分析谣言的伪装,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快识破谣言。 1、旧瓶装新酒。谣言传播者常常瞄准从前就报道过的新闻,利用时间差,再一次将旧的新闻推向舆论平台。因为新闻报道基本属实,所以很难分辨。也许最初的新闻并无恶意,但经过造谣者的反复传播,就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故而我们在新闻阅读时要提高警惕,若是遇到之前就读过的“旧新闻”,不妨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宣传一番。 2、断章取义,穿凿附会。造谣者会从整篇新闻中截取一段进行传播,或是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然而若能通读文章,就会发现最终结论和涵意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这类谣言最常发生在各类似是而非的“科普”文章上,我们在阅读此类新闻时,不要盲目听信。若是有心,可以搜索一下文章中举出的“案例”,看看原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观点。 3、扭曲事实,混淆视听。造谣者常常选取一些真实的新闻图片,但搭配的却是自己捏造出的,和事实完全不符的文字信息。就如同之前有一则“交警殴打市民”的谣言,实则是当事人违法在前,却拒不服从处罚,甚至辱骂、殴打一名协警同志。现场民警多次警告无果,不得不使用喷雾自卫。在接触此类信息时,我们切不可偏听偏信,应当保持冷静态度。尤其是那种言辞激烈全然不似正常新闻报道者,更有可能是谣言。 4、伪造数据,夸大现实。此类谣言常常基于一些事故、灾难传播,造谣者夸大数据,将本来的小事故报成大事故,以引起社会恐慌或不满,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有一则谣言宣称“大巴车惨烈车祸,死亡数十人”,其实仅有数人伤情较重。这要求我们在阅读新闻时,不要轻信小道消息,应关注官方报道和数据。 5、加工制造,假戏真做。造谣者往往会将一些广告场景、活动推广等推向社会舆论,伪装成真实发生的案例,甚至人为设计一些动作和场景,拍摄下来制造谣言。就如一则谣言是“老人倒在路边无人扶”实则为一则公益广告的场景。遇到此类信息,要求我们擦亮双眼,不盲目跟风,只要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谣言中不合常理之处。 谣言种类还有许多,也必然会如同“骗术”一般随着时间升级,越来越难以分辨。遗憾的是,我国法律对于网络谣言的制裁方面还存在模糊之处,对于各类谣言认定也有困难,社会环境和利益驱使也为谣言产生和传播制造了温床。遏制直至消灭谣言,将是一个长期而且困难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建立科学、健康的思维,不盲从,不轻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扼杀谣言的产生。     (艾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