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锅厂样板”探精准扶贫“印江路径”

10.07.2014  16:47

    贵州,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

    印江,贵州扶贫攻坚示范县。

    锅厂,印江扶贫开发焦点地。

    几度情牵梦绕,数载扶贫攻坚,深藏于梵净山西麓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业乡锅厂村变了,村民生活改善了、人居环境变美了、文化素质提高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1847元增至目前的6000多元,一跃成为印江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样板村”。

     贫穷之困守着青山绿水,过着贫苦日子

    新业乡锅厂村景致秀美、民风淳朴,却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曾一度是印江典型的一类贫困村。

    “那个时候,人多耕地少,粮食根本不够吃,又没有产业,没得办法,我们只有出去打工。”谈及过去,村民任江成不堪回首。守着青山绿水,过着穷苦日子,何时是个头?让人欣喜的是,2010年,新业乡被省委、省政府列为“集团帮扶、整乡推进”扶贫开发项目试点。

    同年,由省纪委(省监察厅)、省信访局、省警官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贵阳办事处、中石化铜仁公司5家单位组成的省党建帮扶队,进驻新业,展开扶贫攻坚大会战。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宋璇涛也先后多次深入联系点锅厂村,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和现实困难,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群众寻求增收门路,鼓励群众勤劳致富。

    号角声声,惊醒了梦中的锅厂人。

     破题之策基建改善环境,产业带动脱贫

    走进锅厂村杨柳沟,翠林中用篱笆围起来的阵地就是任江成的绿壳蛋鸡天然养殖场。

    2010年,新业乡按照“人均一亩茶园,户均两亩核桃,乡有百万蛋鸡”的目标,投资120余万元新建了锅厂、铁厂2个孵化场,并制定鸡苗补贴和干部担保、政府贴息贷款等多种扶持措施,将蛋鸡养殖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在外打工多年的任江成夫妇便这样返乡养起了蛋鸡,每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还带动了村里10余户群众。

    任江成一家的变化,是锅厂村生活变迁的一个缩影。

    “实施技术培训项目主要是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搞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是改变人居环境,发展产业则是要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新业乡党委书记敖华说,在推进锅厂村“整村脱贫”中,乡里多次组织干部群众到凤冈、湄潭、西江、镇远等地参观学习,并聘请专家开展林下养殖培训,不仅转变了群众发展观念,还提高了群众产业发展技能和积极性。

    在不断升级的扶贫开发中,印江将省纪委“集团帮扶”项目与“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相结合,把锅厂村作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试点,推行一名县领导联系一个乡镇、一个部门帮扶一个村、一家企业带动一个村、一百万资金覆盖一个村、一名干部帮扶一个贫困户的“五个一”帮扶工作机制,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同时,县财政、交通、水务、住建、扶贫办等部门积极编制申报项目、制定方案。一时间,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等“六个到村到户”项目、资金汇聚锅厂村。

     发展之变村庄面貌美了,群众笑颜开了

    如今,走进锅厂村,群众说得最多的一个字是“”。村庄变得漂亮了、泥巴路变成水泥路了、晚上也变得亮堂堂了……村支部书记田华忠说:看得见的是基础设施的变化,其实变化的还有群众的思想观念,群众变得有经济头脑了。”沿着新建的沥青路来到村民杨佳碧家,屋里的货架上摆满各种物品,三三两两村民前来购买商品。2012年10月,杨佳碧率先在村里开办了农家超市,并获得了印江农村商业网点建设示范点项目扶持。如今,每月纯收入上千元,加上丈夫李勇在当地做零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村民任红民在家门口的毛坯路动工改建后,买了一台运载车跑运输,一年下来纯收入有四五万元。

    群众观念转变,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也少了,锅厂村先后荣获县级“文明村”、先进村”和“五好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锅厂村的扶贫致富路径有着不一样的样板意义。年初的印江自治县党代会指出,要继续加大资金倾斜和整合力度集中打造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积极性高的小康示范村,更加注重贫困村建设,加大力度补长同步小康的“最短板”。

    该县将针对精准扶贫识别的9.69万贫困人口和203个贫困村,围绕农户增收、培训转移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等方面,制定贫困户和贫困村帮扶计划,做到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到村到户,改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确保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2010年以来,锅厂村共获得扶贫专项资金230万元,危房改造100多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50余万元,教育培训受益3000人次。锅厂村,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华丽转身,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左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