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大家誉为魅力老人 四年时间行走5700多公里
数数近年来75岁老党员刘兴顺的公益“事迹”:担当所住碧海社区义务“送报工”,四年时间行走5700多公里,用双肩扛起总重超过1.84吨的报刊杂志;他“爱管闲事”,为社区路灯节电、社会治安、城市卫生等“鸡毛蒜皮”小事奔走呼吁;他提出禁止用公款购买寄送贺年卡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充分肯定;他当起义务“讲师”,在机关、社区、大中小学校园宣讲理想信念170多场……由此,刘兴顺收获了全国“最美社区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中宣部命名的“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贵州省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也被大家赞誉为“贵州魅力老人”。
贵阳75岁老党员刘兴顺,一生奔波在公益的路上
多次采访刘兴顺老人,记者本人和他早已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9月6日再次来到老人家中,“因身体原因‘送报工’不再做了。”他直言,看不过的“闲事”,社区公厕、观山湖区公车拍卖等问题,自己依然爱管。
但刘老口中现在的“闲事”,更多的是指存在于人们思想中“闲事”。他忧虑,如今价值观日益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极端主义,这些思想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他忧虑,青年干部缺乏哲学理论学习,难以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不做些什么,愧对党员这个称号。”从2013年底开始,用宣讲的方式他管起了青年人的思想灵魂。
刘老用心花费了两个月的时间,撰写了7500字的《坚定理想信念 一生跟党走 为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宣讲稿。讲稿饱含深情,有对党的奋斗历程的回顾,有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崇敬,有对学习革命书籍的体会,贯穿其中的始终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对“理想和信念”的情怀。
2013年11月15日,刘老凌晨两点就起床备课。下午3点,他为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学生上了第一堂“理想信念教育课”,迈上了“党的理论宣讲”的马拉松之路。他说:“实现中国梦,归根结底要靠青少年。”
宣讲“坚定理想信念”足迹,遍布全省
翻开他的宣讲记录本,3年多的时间,足迹遍布全省。
“这是我第88场报告会,也是气氛最热烈的一场报告会。孔学堂里,站满了人。为了做好这场报告,我从身边的道德模范谈起,他们的事迹很快吸引了大家,随后我开始讲党史,阐述中国梦。”这是刘兴顺2014年12月15日记下的日记。
“2014年8月7日,省委老干部局报告厅里座无虚席,100多名机关工作人员,认真聆听着老党员刘兴顺做的‘坚定理想信念’的演讲。他从自己义务做的身边事谈起,讲述党史中烈士先辈的英勇事迹,传递着激励人心的正能量,演讲一次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这是记者的采访笔记。
“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躯壳?但是,没有的话,要躯壳有什么用?”今年7月6日,碧海社区副书记邹玲在听完刘兴顺上的党课后说:“这句瞿秋白的临终遗言是刘老的人生信条。现在,这句话也成了我的人生信条。”
家中,刘老又翻开他学习了50年、1967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他说:“今年是毛主席发表《矛盾论》、《实践论》80周年的日子,我认为,毛主席的‘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库中两颗璀璨的明珠,是需要反复精读的经典。”
去年,刘老向贵阳市委党校、观山湖区委党校建议,将《矛盾论》、《实践论》纳入中青年干部教学课程,得到了积极回应,并邀请他主讲。收资料、写心得、编讲义、录视频、刻光盘,刘兴顺不辞辛苦。
“刘兴顺工作室”再出发
彰显榜样力量,2015年4月,观山湖区成立了“刘兴顺工作室”,汇聚了30名来自观山湖区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组成宣讲团。他们每到一处,为听众带去榜样的力量,带去丰富的精神食粮。
刘老说:“用我的名字命名工作室,感到受宠若惊,也深感责任重大。”在碧海社区服务中心设立的专用办公室里,记者看到,墙面上书写着“弘扬社会正能量,传递中国好声音,讲好观山湖故事”字样,挂有《工作例会制度》、《成员工作职责》等章程,还摆放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防腐倡廉辅导教材》等书籍。
“宣讲次数少,成员不到位。”他并不讳言对“刘兴顺工作室”工作开展的不满意。
令刘老高兴的是,前不久贵阳市委组织部的领导约他谈话时,他对工作室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意见。如今,新的宣讲团成员网上报名已经启动,100多位热心市民踊跃报名参加。
“我要一一面试,选出合格的宣讲人,让‘刘兴顺工作室’整装再出发。”他信心满满。 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