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唐代女 新疆秀时尚
新华网乌鲁木齐12月20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马锴)“丰腴之美——唐代仕女生活展”近日在新疆博物馆开幕。来自新疆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和镇江博物馆的97件(套)唐代精品文物为参观者重现了唐代仕女化美妆、着华服、戴巧饰,流连街市巷陌的场景。让参观者有机会一睹来自唐代的时尚秀,领略千年唐代女性风韵。
盛唐仕女以丰腴为美,追求脸若银盘、体似满月,而展厅中形态各异的仕女俑却胖瘦不一,令人疑惑。“来自西安博物馆的仕女俑体态丰盈,比较而言,新疆出土的则要苗条一些。”新疆博物馆研究员阿迪力·阿布力孜解释说,“基本一致的服装、发饰体现了唐代西域与中原文化的一脉相承。”
这场时尚秀共有5个分舞台:展示唐代女性形象的被冠名为“丰腴之美”,还有呈现精美华服与奇巧配饰的“霓裳羽衣”,大秀发髻造型的“灼灼其华”,诠释盛唐化妆技术的“天香国色”和描绘休闲乐舞、骑马游猎生活的“多姿多彩”。
“看了仕女的发髻,瞬间感觉现代造型师都‘弱爆了’,还有那些精美的服装和发饰,直接秒杀所有奢侈品。”前来参观的古丽巴努·伊马木笑着说,“用网上的话说就是‘任性’!”
发髻即假发套,是唐代妇女的必备饰物。根据身份、年龄、出席场合的不同,有云髻、螺髻、反绾髻、回鹘髻、乌蛮髻、双环望仙髻等近50种发型。此次展出的一件唐代发髻,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229号墓,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假发髻。
不但发髻造型丰富,饰物更加光彩夺目。玉、金、银、玳瑁等材料制成簪、钗、步摇、胜、铀、花多个造型,为唐女增色。特别是展出的伎乐飞天纹金栉、球形镂空串宝金耳坠、嵌玛瑙鎏金银钗、银臂钏、球形镂空串宝金耳坠等饰物,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耀人眼目。
新疆博物馆馆长侯世新介绍,此次展览能使新疆观众直观了解唐代女性生活的各个方面,感受来自盛唐的社会气息。新疆博物馆参展的骑马仕女俑、蓝色如意鞋、唐代发髻等28件(套)珍贵文物,特色浓郁,体现了中原文化对西域文化深远广泛的影响。
“从文物中回望,不仅能看到恢宏博大的盛唐风采,悠久灿烂的丝路文化,也能感受到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侯世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