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达华:20年坚守基层医疗卫生事业

14.12.2015  19:14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14日电  任达华,贵州省施秉县马溪乡一名普普通通的乡卫生院院长。因为他出生在乡村,从小就听到乡亲们患病的无奈呻吟,目睹乡村缺医少药、群众看病难的情况,因而立志当一名优秀的医生,为父老乡亲解除病痛。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他考上卫校,毕业分配到乡卫生院,如愿以偿当上医生。20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服务于家乡百姓的医疗卫生事业中,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和汗水融入这片热土,就成了他的人生志向。虽然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真实的每一天在平凡中更凸显朴实无华。

    2008年8月的一个清晨,任达华接到了一位严重蜂蜇伤患者,“我怎么也不会忘记那个患者当时的样子。”他说。患者是马溪村50多岁的中年人刘鹏昌,那天大清早,刘鹏昌上山割草,不巧碰到了马蜂窝,被蜇几蜇后,感觉疼痛难忍,撒腿就跑,岂知哪能逃过满窝的马蜂,被蜇得满身都是,最后昏倒在地,被邻居发现,急忙背着他找到任达华。

    干了十多年的医生,任达华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患者:全身都是蜂蜇,脸、手、脚严重红肿,无血压、无心跳,意识丧失,深度昏迷。刘鹏昌的家属和邻居见他表情凝重,异口同声地说:“求求您,救救他吧!”其实任达华的心里也在激烈斗争:如果收下这个患者,万一治不好,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声誉,还会遭受良心的谴贵;如果转到县医院,还要颠簸2个多小时,那一定是凶多吉少。情况危急,人命关天,任达华毅然决定,尽最大的努力救治这位老人。

    任达华立即召集4个值班医生,马上对患者做心肺复苏术,吸氧, 对症治疗,经过5个多小时的紧张抢救,血压趋于平稳,患者渐渐苏醒过来。刘鹏昌的家属眼含热泪,紧握任达华的手感激地说:“谢谢任院长,感谢你救了我家老刘的命,您真是一位好医生”。

    像刘鹏昌一样被任达华救治过的病人数不胜数,马溪乡是施秉县最边远的一个乡镇,方圆二十多公里,所辖5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寨。在2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任达华的足迹踏遍村寨的沟沟壑壑,不论道路泥泞的春晓,还是骄阳似火的酷暑,不论大雨滂沱的秋夜,还是漫天飞雪的严冬;不论是需要涉水过河的干溪沟,还是需要爬山越岭几十多公里远的马骡坡,只要患者捎一个口信或是打一个电话,他总是即刻出诊从不延误。2011年腊月二十一日夜里11点多,任达华年迈多病的母亲患肺炎正发着高烧,这时,马溪村上元组村民杨再高夫妇在家中一氧化碳中毒,家人前来求诊。任达华二话没说,背起药箱便扎进漫天飞雪中。经过一番紧张的抢救治疗,患者的病情稳定下来,任达华回到家时已是凌晨3点多。

    救人于危难关头,对任达华来说已是家常便饭。1996年的一个冬天,任达华背着药箱到马溪村大寨组出诊,回来的路上碰到一位老奶奶急匆匆地向他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任医生,快!快救救我媳妇……”任达华来不及问个究竟,随即跟老奶奶直奔患者家去。到家里才看到老奶奶的媳妇潘其秀已经产下了一名婴儿,而自己却横倒在床上,抽搐不停,昏迷不醒,身边还有一个3岁小孩在哭喊,老公外出打工。任达华当年参加工作才一年多,没有什么经验可言,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加上当时没有通讯工具,无法联系到单位的其他医务人员,紧张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任达华稍微镇定了一下自己的紧张情绪,托老奶奶看护好患者,自己急行30多分钟赶回乡卫生院,查阅资料,确定病症,然后带着急救包、药品与一名护士急返回潘其秀家,对其实施抢救,10个多小时后潘其秀转危为安。临行前老奶奶双腿跪地,连声道谢:“谢谢任医生,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谢谢你了”,还拿出100元钱表示感谢,但被任达华婉言谢绝了。

    任达华凭着高尚的医德和热情的服务,已经成为群众离不开的放心满意的卫生院长,村民说“只要任院长一来,我们的心里就有底了,病也好了一半。

    20多年以来,任达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医疗技能,现在在马溪乡,支气管炎、肺炎、高血压、糖尿病及慢性病康复等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大部分不用出乡就能治疗,一些疑难杂症也能在本乡解决。同时,在他担任院长期间,不断改进乡村两级医疗设施,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有力推进了马溪乡医疗卫生事业深入发展,各项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2008至2009年度年终考核被评为优秀。2010至2014年被县红十字会评为优秀工作者。2015年被评为全省医疗卫生工作先进个人。说起这些成绩,任达华说:“我是一名卫生院长,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环境。任达华当上院长之后,依然感觉到马溪乡缺医少药现象严重,人才不足,医疗设备差,医疗环境落后。为解决这些问题,任达华决定引进好的医疗设备,在他的努力下,马溪乡卫生院的心电图、B超等基础医疗设备一应俱全,各个村卫生室的设备设施也得到进一步完善,让乡村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就医看病,看好病。2015年,马溪乡卫生院住院600余人次,门诊7000余人次,医疗收入60万元。

    抓好公共卫生服务,提高百姓健康水平。公共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的重点,任达华深知这点,他在着力于为群众治病的同时,积极抓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初级卫生保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为执行国家计划免疫程序,搞好疫苗接种等工作,他经常长途跋涉,每月至少两次以上步行几十公里到农户家进行调查登记。多年来,在医疗、预防工作中未出现任何差错。全乡各种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9%,各种表、簿册合格率为100%。

    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提高村民预防意识。任达华带领全体医务人员,采取进村入户、广播、画廊、板报等形式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施乡村卫生一体化建设与管理。2015年开展卫生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元余份,为村民义务体检3000多人次,建立健康档案 1240 份。签约服务600份。

    任达华这位普普通通的乡卫生院长,给乡村百姓带来的是健康、温暖和希望。以任达华的医术到外面谋个职位是不成问题的,县人民医院等医疗卫生部门也想调他上去,但他却腼腆一笑:“我离不开生我养我的故乡,这里有我熟悉的乡亲。”在他心中,所谓的功成名就并不是人生的追求,把自己的能力用在生他养他的地方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坚守在这里,让乡里的医疗环境得到最大的改善,不断地为乡里的百姓服务,忠实守护着百姓的健康。(龙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