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经济或因核协议达成快速复苏中东局势恐再生变数
国际在线报道(驻伊朗记者 聂舒翼):在伊朗核问题最终协议达成之后,外界纷纷预测伊朗这个中东大国将会逐渐回到国际舞台中央,伊朗经济也将从此进入快车道;另一方面,伊朗国力的增长又会影响到目前本就诡谲的中东局势。
多年来,由于伊朗在核问题上与西方、特别是美国立场相左、强硬对抗,双方之间的关系长期紧绷,甚至一度逼近战争边缘。多轮来自联合国、美国和欧盟的多边或单边制裁,则让伊朗在国际社会日益孤立,特别是2012年针对伊朗的石油和金融制裁实施之后,伊朗市场几乎被完全隔绝在国际市场之外。
不过在鲁哈尼政府上台之后,伊核问题谈判出现突破。2013年11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达成伊核问题第一阶段协议;2014年2月,就在伊核问题第一阶段协议正式开始执行之后,伊朗迎来了一个庞大的法国商贸代表团,这是伊核问题第一协议开始正式执行后最大规模访问伊朗的西方国家代表团。在随后的一年里,来自欧洲和亚洲多国的经贸代表团数不胜数,无数外国投资者都等待着伊朗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向世界开放。
不过在经济学家雷伊拉兹看来,外国投资者的这种情绪虽然可以理解,但是未免太过乐观。他认为,短期内作为伊朗经济命脉的油气领域可能会吸引到不少外国投资,但是伊朗吸引外资仍然存在不少困难,“我们每年可能能够吸引30亿至50亿美元的外资投入到石油产业或一些离岸业务,而不是国内产业,因为现在仍然有很多国内问题在影响伊朗吸引外资的能力。”
雷伊拉兹提到的问题之一就是伊朗的经济管制能力。在他看来,过去伊朗经济陷入衰退不仅仅是制裁的后果,政府错误的经济政策、国内投资乏力及腐败等问题也是重要原因。雷伊拉兹所说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便是伊朗国内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对外资的警惕心理。不过,鲁哈尼政府也在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今年5月提交的伊朗新版石油合同将允许外资进入石油产业从勘探、开发建设到后期销售的整个链条中,在提高外资收益的同时还降低了外资的风险成本,吸引外资的意图非常明显。
石油业的复苏将有效推动伊朗经济的复苏,进而伊朗国力也将随之增长,这有可能进一步打破这个地区的平衡,这样的现实让伊朗的宿敌沙特和以色列一齐站在了伊核协议的反对者行列,结成了一个罕见的联盟。过去几年里,中东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伊朗为中心,连接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也门的所谓“什叶派新月地带”。这一现实早就让以色列和沙特心存疑虑,而颇有些火上浇油意味的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18日再度坚持称伊朗将会对这些国家及巴勒斯坦解放运动提供支持,“无论核协议最后是否会获得批准,我们绝不会停止对我们所在地区的朋友和人民的支持,我们不会停止对巴勒斯坦、也门、叙利亚、伊拉克、巴林和黎巴嫩的支持。”
这不禁让外界担忧,在核协议解除后,随着伊朗国力的上升,伊朗与地区国家之间本就存在的紧张是否会进一步加剧。对此,德黑兰大学政治学教授齐巴卡拉姆表示,在地区问题上,伊朗确实面临两种选择:对抗或是合作。他认为,从鲁哈尼政府选择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核问题来看,未来伊朗可能更倾向于与地区国家友好相处,“伊朗现在有两个选择,一种是与地区国家展开对抗,另一种是与地区国家展开合作。如果伊朗向沙特、科威特等国伸出橄榄枝,我认为这能够说服这些国家与伊朗展开合作。我认为鲁哈尼和扎里夫希望实现和平。”
坐拥着全世界排名第三的探明石油储量和全球第二的天然气探明储量,拥有中东第二的国土面积和第一的人口,再加上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地处欧亚沟通的枢纽地位,伊朗一直以来就以中东大国自居。而随着核问题的解决、国际制裁在未来有望解除,这个中东大国必将走上自己的复兴之路,而这对中东地区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未来仍然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