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为他留下一座雕像吧
浙江在线12月25日讯 (钱江晚报首席记者 / 李阳阳) 退休后每月数千元退休金,他却选择拾荒的生活。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直到家人整理他遗物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一直在悄悄地捐资助学。
12月18日,钱江晚报的报道,揭开了这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位77岁的老人,真名叫“韦思浩”,但他曾化名“魏丁兆”,悄悄地捐资助学。平凡老人的善举,感动了所有人。
很多人呼吁,应该想办法把故事告诉更多的人,要把爱心接力下去。有人提出给老人做一个雕像的建议,得到了很多读者和网友的支持。
征得韦思浩女儿的同意,钱江晚报社、杭州市品牌促进会联合启动这一“爱心接力”,主要包括为老人做一个纪念雕像和成立以“韦思浩”命名的公益助学基金两件事。
其中,纪念雕像的部分成本,将采取网络众筹的方式,众筹总额5万元。今天起,众筹活动在“腾讯公益”上线。
这位温暖了一座城的老人
大家倡议把他的故事留下
2014年11月26日,一篇题为《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的新闻,将一位“拾荒老人”推到镜头前,他在图书馆读书看报的画面,被很多媒体转发。
然而,直到这位老人离开这个世界,大家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韦思浩”。而更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老人一直以“魏丁兆”的他名捐资助学,悄悄地帮助别人。
老人对阅读、对学习的执着,对贫困学子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亦如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一位负责人所言:“不管是魏丁兆,还是韦思浩,我们替所有受助者向他致敬。”亦如杭州市品牌促进会官方的说法:“这位温暖了每个人的老人,让这座城市对温暖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同样被感动的,还有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冯钢,他提议——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位平凡老人的故事。比如,雕塑。“韦老师能够终身践行教育理念,这一点特别值得今天的社会提倡,韦老师就是当代武训,读书人应该记住他,教育工作者也应该记住他。”冯钢教授说。
12月20日,钱江晚报刊发报道《他是真正的教育家,给韦老师立个雕塑,如何?》很快赢得了很多读者网友的支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退休职工余老师说,“看了报道后,非常支持为韦老师立雕像,我自愿捐助1000元。”
市民陈先生认为,在杭州这个城市需要这样正能量的举动,这种美德需要传承下去。
安同学表示,自己是中国美院的一名学生,可以帮忙建立雕塑……
做雕像,设助学基金
爱心众筹今天启动
从第一篇报道开始,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的官方微信就在同步传递这份温暖。
同样被打动的还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熔铜艺术家朱炳仁,他是中国铜雕领域界唯一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他也在关注韦思浩老人的故事。“他是一位平凡的教师,但他有一颗火热的心。”
得知要为韦思浩老人做塑像的呼声后,朱炳仁老师主动提出由他亲自参与设计制作。“我想雕塑本身也要符合韦思浩老师的精神,尽量简洁,不需要全身很大的,要突出他勤劳朴实的精神,突出他为人师表的读书人性格。”朱炳仁对钱报记者说。
目前,朱炳仁已经开始整理韦思浩老人的相关素材,进行创作准备。杭州市图书馆也表示,韦思浩老人的塑像可以放在图书馆,让更多的人知道,曾经有这样一位热爱阅读、热爱学习的老人。
而做雕像只是开始,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还将联合其它单位成立以“韦思浩”命名的公益助学基金。“韦思浩老人一生献给教育事业,而且一直在帮助贫困生的学习,他对学习的重视也让我们很受感动。杭州一直是一个崇尚阅读,崇尚学习的城市,所以我们发起成立以他命名的基金,让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继续学业。”
在征得韦思浩女儿的同意,钱江晚报社、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正式启动爱心接力,首先开始的就是为韦思浩老人做雕像,结合读者和网友的建议,我们采取网络众筹的方式,解决雕像的一部分成本。不足部分将由发起单位承担。
今天起,众筹活动在“腾讯公益”平台上进行,众筹总额封顶5万元。与此同时,钱江晚报将跟踪报道活动进展,并接受大家监督。
每一分都是一份温暖
三种方式参与众筹,看这里
本次众筹,经过了“腾讯公益”的官方审核,并指定善款接收方——浙江省青少年英才奖励基金会,由该基金会负责对项目执行监督,届时将公示善款的详细使用清单。
具体参与方式:
1、进入“腾讯公益”官方网站,首先要注册登录,也可以QQ或者微信直接转入。然后,搜索“为韦思浩老人做一个雕像”的项目主题,即可以进入众筹捐赠页面,里面有活动内容的详细介绍。然后点击右上角“我要捐款”选项,可选择的捐款途径包括财付通、银行卡,最方便的还是直接点击“微信捐款”。
2、扫一扫旁边的二维码,直接进入“为韦思浩老人做一个雕像”的项目。
3、关注钱江晚报官方微信“钱江晚报”、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官方微信“杭州城市体验”,点击活动链接,直接进入捐赠页面。
每一分都是一份温暖,捐款金额可以自主决定,页面显示有50元、100元、200元,你也可以在空格内直接输入金额数,同一人可以多次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