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众筹”:在快速发展中寻找规矩

13.10.2014  12:44

    新华网贵州频道10月13日电(记者郏亦真)“众筹”即大众筹资,是一种类似于团购的新兴网络筹资方式。有项目创意但缺乏资金的筹资者,通过网络平台向大众发出筹资请求,之后给予捐资者实物或虚拟回报。

    众筹自2011年在中国兴起以来,已经发展有众筹网、追梦网、点名时刻等多家众筹模式网站。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众筹领域发生融资1423起,募集总金额达18791.07万元。

    快速发展的众筹模式带给创业者无限可能,但同时,低门槛、规模小等特点也容易让众筹陷入潜在的陷阱。当前快速发展的众筹模式对大众影响几何?还存在哪些完善空间?众筹发起者、众筹业界和法律界人士三方的看法,或能够提供一些思路。

     众筹发起者:个人求资助 企业为推广

    对个人发起者,众筹为他们提供的或是一个快速实现梦想的舞台。比如女画家许英来就通过众筹网站筹资,希望举办一次画展。项目页面上有关于她个人情况的详细介绍和画作展示。

    在项目的互动页面中,有不少网友被她身有残疾还坚持创作的精神感动,表示很欣赏她的画作,愿意提供资助。如果这次众筹成功,许英来将得到10000元人民币的筹款,足以支持她举办一个小型画展。

    参加众筹的企业则看到了更多可能性,利用众筹模式打响产品知名度,或是众筹模式今后发展方向之一。凭借打造全息屏幕的创意,钛客手机成为众筹网最快筹资到百万的项目。说起为何选择众筹,钛客市场部总经理郑时红介绍说,众筹模式互动性高,可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用户反馈信息,快速推广产品的同时,更利于判断项目的可操作性。

    郑时红还透露,为了成功实施这次众筹项目,除了自身的前期宣传推广工作,众筹网站也派出工作人员提供项目规划和指导服务。对这次项目感到满意的同时,他建议,实物众筹完全可以组织更多的线下互动活动,为参与大众提供实物体验机会,或能够让众筹模式更受欢迎。

     众筹业界:发掘加审核 蛋糕大家分

    创办于2013年2月的众筹网,至今已经支持4484个项目,累计筹资金额近5000万元。说起目前国内众筹发展趋势,众筹网公关总监温汉卿认为,目前不仅草根众筹平台越来越多,以阿里、百度,京东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商巨头,也准备加入众筹市场。他表示,众筹平台发展潜力巨大,每一个平台如果都做好自己的定位,众筹市场自然能够繁荣起来。

    但随着众筹平台不断发展,每日面对众多众筹项目,众筹平台如何进行审核与筛选,从源头上选拔高质量项目,保障投资者权益,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对此,温汉卿介绍说,众筹网上的项目分两种,一种是自发提交,另一种则是由线下团队到各个领域挖掘好项目。对于自发提交的项目,众筹网都会通过智能审核后再上线。

     律师点评:监管宜简化 约定需详细

    尽管绝大多数众筹发起者会兑现承诺,众筹业界也已经有审核的意识和措施,但其暗藏的法律风险还是不容忽视。几个月前,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判处东方创投两位主要负责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此案被称为“国内互联网众筹第一案”。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涌入众筹平台,对众筹模式进行有效监管和规范操作的必要性,已经越来越强。

    浙江赞程律师事务所律师祝维雯,曾为一些有意加入众筹平台的创业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她表示,众筹模式要避踩法律红线,发起者和捐助者进行详细、明确的事前约定非常重要。

    比如双方详细约定捐助具体内容,可以避免在创意众筹项目中可能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另外她还强调,众筹网站和发起者在具体操作时,一定要注意专款专用,避免形成资金池,否则一旦资金链断裂,就很可能重蹈“众筹第一案”的覆辙。

    对于众筹模式的监管,她认为很有必要,但也需考虑到多数众筹项目规模较小的特点。她说,“不是所有众筹项目,都能够承担复杂的审查手续。如果能根据众筹项目的特点,推出一套相对简单、有效的审查方式,或许就能在监管到位的同时,保障众筹市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