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优秀教师杨晓英:她的语文课没有标准答案
从教18年,她躬身教学一线,勇于探索;她倾心学生管理,甘于奉献。她就像一部拧紧发条的机器不停地运转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优秀教师的誓言。她就是白云区第二小学教务处主任、语文老师杨晓英。
“我认为‘教学’的顺序应该为‘学教’,要先引导学生‘学’,然后才是老师来‘教’。”杨晓英对教学有独特的认识。她说,自己的语文课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非常活泼。
“语文教学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重在听说读写的能力。作为母语,语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如何提高学生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和阅读能力,是我最关心的问题。”令杨晓英欣慰的是,在她的带领下,不少学生都养成了读书和提前预习的好习惯,“孩子们争当他人的小老师,学习氛围特别浓厚。”
在杨晓英看来,学生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德育素质也相当重要。在她任教语文和品德与社会课期间,杨晓英利用班会课和学校市级立项课题《关于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教育实效性研究》为德育的主阵地,引导学生晨读《弟子规》《三字经》、听经典小故事、回家帮父母做事,根据学生表现奖励“奖品”。这些“奖品”既可以是孩子们喜欢的文具用品,也可以是一次当班干、免作业的机会,甚至是成为班上的图书管理员。通过这些有趣的激励方式,杨晓英培养出一个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平日里,杨晓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着每一个学生。即使在怀孕期间,她也多次对困难学生进行家访,由此了解到一名学生家庭困难、无人照管,学习上有困难。杨晓英抽出时间为该学生补课,一个学期下来,该生学习上的进步很大。
全心投入工作,让杨晓英被学生们当作“妈妈”。但身为母亲的她却常常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我的娃娃上学后,总是第一个入校,最后一个离校。”杨晓英说,虽然对自己的孩子有所亏欠,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却推动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为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奋斗着。
18年来,杨晓英一直奋战在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因工作出色,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区优秀党员”、“区优秀教研工作者”,所带班级荣获区“优秀班级”,指导的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捷报频频。(记者 王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