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就“天网工程”推进工作

31.12.2015  19:35

  12月25日上午,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陈小刚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工作作研究部署。市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俞洋出席会议,市局指挥中心、刑侦支队、交警支队、便衣分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上,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李昂汇报了2006年以来“天网工程”的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市局指挥中心、刑侦支队、交警支队、便衣分局参会领导同志围绕“天网工程”的管理、专业需求、社会资源探头整合、安防工程的规范与标准、公安4G网建设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探讨;俞洋从“天网工程”的管理体制、新建点位、区县财政分担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听取与会同志的汇报后,陈小刚指出,今天的会议开得很及时,也很有必要。 很及时, 是因为新一年的“天网工程”建设即将进入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需要及时通报情况、回顾过去、查找问题、制定下步建设方案和思路; 很有必要, 是因为“天网工程”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手段的重要载体,更是打造“两严一降”升级版、建成“安全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需要高度重视、精细部署和强力推进。就如何推进“天网工程”建设,陈小刚从对前期工作评价、存在的问题、下步工作路径、建设目标四个方面作出全面部署。

   第一,关于对前期工作的评价

  贵阳“天网工程”的前期建设过程虽然曲折、坎坷,但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骨架已成形、光纤基本打通、覆盖基本到位、应用基本成熟、效果十分明显,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会城市的建设之路。

   第二,关于存在的问题

   一是 建设和管理体制不顺。交警一家唱独角戏,未形成合力。 二是 保障不到位。尤其体现在运营维护费用的短缺。 三是 观念认识具有局限性。仅仅把“天网工程”作为公安的一个手段,而没有上升到智慧城市、大数据、块数据、安全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层面,存在视角较窄、应用不广泛、考评不科学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总结、推动提高。

   第三,关于下步工作路径

   一是 加强组织领导。将“天网工程”纳入公安信息化和块数据指挥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里去思考和谋划。建设单位以交警支队为主;信通处要全面介入,特别是在骨架、技术和公安信息化的融合方面要通盘考虑;便衣分局要以视频侦查为主责,同时要集全部职能于一身,做好建设、踩点、指导、使用、维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工作;指挥中心要做好协调、平衡和宏观调度工作;刑侦支队要做好平台支撑、高端应用、技术鉴定等方面工作。 二是 做好经费保障。 三是 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天网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好顶层设计,结合实际、敢于创新,建设适合贵阳实际的科学模式。强化“天网工程”在政府首脑机关、火车站、机场、汽车站、公园、广场等重点部门和区域的专业功能运用;做好区、县及社区层级的建设工作,积极引导、支持、规范和鼓励。四是明确明年为视频建设应用年。开展好应用年活动,请俞洋同志牵头,制定下发文件,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职责分工纳入,以推动落实。通过视频的建设和应用,逐步形成并固化工作机制,贯穿到基层工作中,在全市公安机关达成共识。

   第四,关于建设目标

  要按照“十三五”规划“一个目标,三个建成”的要求,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思想上来,将“天网工程”作为建成“安全城市”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充分认识其政治意义和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意义,将其视为公安手段建设的重大突破。要充分考虑与市政府应急中心合署办公、公共安全与城市管理等因素和需求,扩大共享面,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

  会后,俞洋还就开展视频建设应用年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不仅要能发现问题,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做好各项功课。指挥中心主任吴晓东就新大楼数据展示厅、情指一体化指挥大厅建设及督办等工作作了具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