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是老人走失重灾区 贵州7位走失老人4人已找到

10.10.2016  15:39

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披露,西部农村是老人走失重灾区

贵州7位走失老人 4人已找到

    10月9日,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联合今日头条在民政部发布了 《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数据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约1370名老人走失,老年痴呆症成为老人走失的主因。今年2月至9月6日,头条寻人公益项目共发布7条贵州老人寻人信息,4人已经找到。

    平均每天1370名老人走失

    根据白皮书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约1370名老人走失;从年龄上看,65岁以上老人容易走失,比例达80%以上;迷路、精神疾病和老年痴呆是老人走失的重要原因。

    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顾问专家、白皮书执笔人熊贵彬副教授介绍,接受过救助的走失老人中,约25%的老人会出现再次走失。同时,白皮书数据也显示,走失老人中72%的老人大多出现记忆力障碍情况,其中,经医院确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占到总比例的25%。

    白皮书披露,我国老人走失主要发生在大量人口流出的地区,与留守老人问题相伴相生。调查得出,中小城市与西部农村是我国老人走失的重灾区。

    老年痴呆症成为走失主因

    在白皮书的发布会上,今日头条发布了头条寻人大数据。今日头条副总编辑徐一龙介绍,从今年2月15日头条寻人公益项目启动到9月6日,头条寻人共推送了3142条寻人信息。项目组对其中的2995名走失人员家属进行了回访。回访发现,2995名走失人员中,有1156名老年人。这些老人中602人被成功寻回,而通过头条寻人找回的老人人数则为101人。

    头条寻人数据显示,在走失老人的找回率上,80-90岁年龄段找回率最高;特大城市的找回成功率最高,达84.13%,而县级城市及农村则最低,只有50.31%。在今日头条提供的老人走失样本中,老年痴呆症成为老人走失的主因。685个样本量中,因疾病走失的534人中有364人是患阿尔茨海默等各种类型的老年痴呆症走失。

    头条寻人公益项目找回300人

    今年7月,今日头条和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开始合作,联合制作全国首份《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这份白皮书在一定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提供全国走失老人的基本情况和社会救助支持现状,以进一步完善老年人服务监护和救助政策,提高老年人生活保障水平。

    据介绍,头条寻人是今日头条自今年2月15日启动的一个面向全国的公益寻人项目,致力于帮助各类家庭寻找走失者。借助今日头条的平台、技术和庞大用户量,已帮助超过三百个家庭找到走失的家人。

    贵州数据

    头条寻人公益项目自2月成立至9月6日,共发布7条贵州老人的寻人信息,4人已经找到,3人尚未找到。

    7条寻人信息中,2人为救助站长期滞留老人,5人为紧急走失老人。

    年龄:5名紧急走失的老人中,60-69岁1人,70-79岁1人,80-89岁2人,90-99岁1人。

    性别:5名紧急走失的老人中,男性4人,女性1人。

    走失原因:5人中,4人因疾病原因走失,其中3人患阿尔茨海默,1人患车祸、手术引起的后遗症,1人因非疾病原因走失,系离家出走。

    找到途径:已找到的4人中,1人被家属及亲友找到,在1天内被找到;1人通过警方在3天内找到;1人通过专业志愿者在1周内找到;1人在1天内自行回家。还未找到的一人,男性,独居,此前走失过一次,但是仍没有防范措施,80-89岁。(记者 庞智)

[责任编辑: 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