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宅银行"进入实质运行 拉动4700亿投资
日前,银监会正式宣布同意国家开发银行筹建住宅金融事业部,这标志着由国开行成立专门机构支持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业内人士分析称,国开行成立住宅金融事业部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要举措,更将是城镇化融资方式的重要补充。此举不仅有助于降低保障性住房融资及居住成本,对未来房地产市场影响深远。
帮助非营利性住房项目获得资金支持
中国银监会表示,这是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举措,对中国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促进实现“住有所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前国务院已宣布,2014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新开工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480万套。
国家开发银行在新闻公告中表示,中国版“住宅银行”运作将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重点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设立国家“住宅银行”是发达经济体普遍的做法,但在中国尚属首次。“建立住宅银行,是帮助中低收入家庭以较低成本满足合理住房需求,帮助非营利性住房项目获得资金支持。”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杰说。
随着近1亿转移人口即将在城镇落户,担负政策职能的“住房银行”,将为城镇化融资揭幕,服务中低收入及转移人口的住房需求。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市场人士认为,中国版住宅银行的落地,一方面将缓解保障房建设的资金制约,加速安居工程建设;另一方面,也能削减目前保障性住房与商业性住宅“争抢”贷款的现状,优化中国的房地产融资结构。
“要解决城镇化发展的问题,资金怎样来,怎样建立可持续、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很关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司长田锦尘表示,改革意味着政府要营造比较好的环境,为市场在资金配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提供更好的条件。
“住宅银行”落地后,中国将形成“开发性住宅金融机构+个人公积金住房储蓄”的住房金融体系。
今年至少可以拉动4700亿元投资
国开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开行将在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及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工程建设支持力度的同时,按照监管部门开业审批要求,做好住宅金融事业部的制度完善、内部运转等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尽快挂牌运营。
数据显示,国开行本来就是城镇化领域的放贷大户。2013年,国开行发放城镇化贷款9968亿元,接近该行当年人民币贷款发放的三分之二;发放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1060亿元,同比增长36%。
按照国务院“十二五”规划,2011-2015五年期间将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
据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研究院统计,今年要实现470万户的棚户区改造,按每户50平方米推算(建安成本2000元/平方米),至少可以拉动4700亿元以上的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持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业内人士指出,“住房银行”体现了适时适度精准的调控新思路,但作为金融市场的优质投资品种,其发行的住房债券在我国均尚属空白。某券商债券业务部总监建议,对具有公益性质的低风险、高信用债券品种,应予以类似国债的税收优惠,简化交易手续,鼓励商业银行、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乃至个人投资参与。
此外,应加快个人公积金改革。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杰教授认为,短期内,在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自愿基础上,鼓励各地住房公积金的结余闲置资金,认购住房金融专项债券,将保证债券认购资金来源。在中长期内,把中国的住房公积金体系,从目前的强制性住房储蓄,转变成政策性储蓄,均是值得考虑的战略选项。
延伸阅读:
贵阳市召开"一号工程"推进会 打响百日攻坚战
贵州省2014年509个水利项目 在遵义县集中开工
楼市调整不会很快结束 房价不会无限制下跌
住"世遗"核心区: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申遗成功
失地暴富村民成无业 观山湖村民入股1亿建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