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县“六小”活动细微之处见真情

30.07.2014  10:06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余庆县牢固树立“群众工作必作于细”的工作理念,立足抓小抓早抓源头,创新开展“六小”活动,狠抓“小苗头”,管住“小细节”,细微之处体现小民生大责任,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基层矛盾化解“余庆经验”。

     排查小隐患,防范大事故。 一是排查整治常态化。树立“小隐患不除,大事故难绝”的防范理念,组建了以综治办、群众工作站为主要力量的排查稳控队伍,建立了常态化排查机制,对辖区各类社会治安隐患拉网式走访排查,做到小隐患早发现、早处理。今年开展走访排查300多人次,排查隐患50多起。二是隐患化解科学化。落实包区域、包调查、包回访等“六包”责任制,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精准掌握区域内的不安定因素,及时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防止隐患的聚合、蔓延和升级。如白泥镇金橘园村民组10年来无一例犯罪记录、无一起纠纷出组。三是监管督促长效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政法、群工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梳理问题、研究形势、制定对策。比如,针对道路交通、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坚决做到“三个100%”,落实备案、“回头看”等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因事故产生的矛盾纠纷。

     控制小苗头,促进大平安。 一是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健全完善信访维稳信息预警报告体系,实行动态信息“一月一报”、敏感信息“专查专报”、紧急信息“随查随报”、重大信息“急查急报”等制度,及时摸排掌握各类不稳定因素和治安苗头问题。二是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对于排查掌握的重点对象,组织多方力量进行说服教育,尽早转化。针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把工作重点放在情绪偏激的对象上,做好教育疏导工作。今年初,小腮镇200多名群众因高速公路赔偿标准不一,扬言堵路阻工,镇村调解员“攻克”重点人员,就地妥善化解。三是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针对“两会”等敏感时期,制定防范预案,落实“四级包保”责任制,盯人员、盯苗头、盯稳控,妥善处理可能出现的上访事件。上半年,69个村(居)调解员劝解纠纷苗头230起,连续三年实现进京非访零目标。

     解决小纠纷,构建大和谐。 一是包区域,强化民情走访。针对赡养继承、山水林田等“小纠纷”,明确镇村干部责任区域,定期开展“六个走一走”活动,变管理为服务,变上访为下访,有效化解民意民怨。通过落实包保责任,桂花村等17个村连续4年无纠纷出村。二是包调处,强化一线化解。依托群工站、群众说事室等平台,由包片干部采取巡回调解、轮值调解、联合调解等方式进行调处,做到调处不隔夜、矛盾纠纷早调解。三年来,由包保干部调处的纠纷占全县的97%。三是包回访,强化成果巩固。建立矛盾回访巩固制度,明确回访责任,定期或不定期对当事人回访调查,了解思想动态、生产生活等,巩固调解成果。近年来,全县缠访、重复访的案件发生率仅为2‰。

     提供小服务,民心大融合。 一是优化服务平台。按照“主体不变、优势互补、工作联动”的原则,先后投资6000余万元,新改建10个乡镇综治工作中心、69个群众说事室、1779个村群众说事点,建立了四级服务网络,让广大群众就近就地享受方便快捷、高效舒适的服务。二是优化服务方法。坚持把群众的“小事”当“家事”,从落实接待群众要热心、解释群众疑惑要耐心等“小服务”入手,创新走访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等方式,切实做到“”中见真情,“”处聚民心。三是优化服务机制。推行网络化管理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机制,将69个村(居)划分为1770个小网格,每个网格明确1名网络长和3名管理员,形成人在格中走、管理有秩序,事在格中决、服务高效率,情在格中系、亲民促和谐的生动局面。

     解决小困难,凝聚大民生。 一是问计于民查问题。对照“四风清单”,围绕群众出行、就医等开展“五难”体验式活动,用“解剖麻雀”的钻劲,切实查准查深查透“小困难”背后的“四风”大问题。目前,查找“四风”问题800余条,整改落实730条,群众满意率达98%。二是问需于民解难事。采取蹲点调研、召开院坝会等形式,围绕群众的所需所盼、热点难点问题,交心谈心、征求意见,建好“民情台帐”,实行“挂号督办”,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目前,已投资4000万元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为民办实事1900多件。三是问安于民排怨愁。采取走访宣传、以案说法等方式对重点人群、特殊群体进行感化教育,建立长效帮促机制,大力实施矫正工程,引导他们合理合法处理问题、释放怨气。

     整治小环境,优化大发展。 一是改善农村生产环境。以“四在农家”为载体,每年县财政投资1000万元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彻底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绘就了新时期美丽乡村的新画卷。通过“四在农家”创建,全县859个创建点无一例刑事案件发生,无一起矛盾纠纷因调处不力而激化。二是加强乡风文明创建。立足用道德的力量去化解基层矛盾、疏导群众情绪,深化“五心教育”活动内涵,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建设,引导群众讲邻里和谐、和睦相处,培育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三是加强基层“平安创建”。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平安村寨”等创建活动,健全民主法治制度,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积小平安为大平安。全县创建“平安村寨”852个、“平安家庭”6万余户,红军村、中关村等分别荣获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徐启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