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广佛村 电子商务进农村 方便了店家和村民

19.02.2015  10:21

如果,你还以为网购、网销只是城里人的事,那你就落后了。

2月13日,记者来到渝北区兴隆镇广佛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村级示范店,店主黄莉站在“农商通”信息机前,熟练地用扫码枪扫描重庆中百仓储超市商品目录“进货”。“现在我们也进入网络时代,缺货了动动手,第二天就有配送员送货上门,省事又省心。

从农家小卖部到村级商贸综合服务中心

2009年,当黄莉在广佛村开起一家小卖部时,万万没有想到,五六年后,她的小店会变成一个集日用品销售、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再生资源回收、金融服务和农村生活服务等六大功能于一体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村级示范店。

2014年,黄莉的农家店被纳入渝北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村级示范店,按照市商委村级商贸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建设。期间,区商委为她的小店安装了“农商通”信息机,对整个店面进行了重新装修和功能分区。如今,小店的经营面积达到了180平方米,经营品种达到了850种。

最有用的就是这个‘宝贝’。”黄莉指着收银台上的“农商通”信息机告诉记者,通过这台机器,她能够实现电子订货、商品购销信息发布、移动充值、刷卡消费、现金存取款等操作。

这不,丈夫彭应荣点货时,发现枸杞、八宝粥、芝麻糊等商品快售罄了,赶紧让黄莉“进货”。只见她点开的“农商通”上,各项功能在屏幕上一目了然。点击“商品销售”图标,从“订购管理”界面进入,再翻开重庆中百仓储超市商品目录,缺什么直接用扫码枪扫描货号,不到3分钟,系统就显示操作成功,只等第二天配送员送货上门。

网购进农村,不用再为进货奔波,方便多了。”黄莉告诉记者,以前小卖部进货,一般去镇里采购。有时包车前往城里的盘溪市场,一来一去不仅耗费一整天,还要花去不菲的车费。

采访中,村民钟立红走进店里,请黄莉帮她取3000元钱。原来,钟立红在外打工,刚回家乡。听说村里的农家店能够提供现金存取款业务,索性在家门口取奖金,安全又方便。

各项附加服务,不仅方便了父老乡亲,还给我家带来客流量。”黄莉高兴地告诉记者,“之前店里一天的营业额也就一两百元,现在一天至少1000元。

有了网络平台 鸡鸭蔬果不愁销路

没有文化、不懂电脑,也从不知什么叫网络,70岁的广佛村农民孙正花在前不久也赶了回时髦:自家的50个土鸡蛋,通过网络,被重庆中百仓储超市收购。

孙正花的这次网络交易,正是通过黄莉的农家店完成的。

在黄莉的农家店墙上,挂着一个大型的LED显示屏,屏幕与“农商通”相联,滚动显示着村民出售、求购的农副产品,以及中百仓储最近需要收购的农副产品。

上周,孙正花提着50个土鸡蛋,打算去镇里赶场,村干部提醒她先去找黄莉。

发布供应信息、接到收购电话、询价、成交。“原先在街上站半天也不见得卖出去两个,小黄10来分钟就给我全收了。价格还不错。”那天,孙正花的50个土鸡蛋在网络牵线搭桥下,被重庆中百仓储超市以1.5元一个的价格收购。老人满意而归。

如今在兴隆镇广佛村,随着电子商务的入驻,村民的营销形式悄然发生着改变。从土鸡土鸭,到南瓜红苕,村民有农副产品,逐渐习惯让黄莉帮助他们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信息。

据了解,2014年以来,渝北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兴隆、木耳等6个镇为重点,投入540万元,建成区级配送中心2个,镇级连锁示范超市、村级示范便民店128个。农村电子商务方便了村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