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科考 佛顶山保护区发现国内最大青钱柳群落

24.11.2015  10:46

美丽中国·生态科考—探秘佛顶山

佛顶山保护区发现国内最大青钱柳群落

    11月23日,美丽中国·生态科考专家在石阡县甘溪乡晒溪村四方堰发现国内最大的青钱柳群落。

    当天的科考内容是寻找青钱柳、丛林杀手。科考队员踩踏着铺满厚厚落叶的羊肠小道向山里进发。

    佛顶山的物种实在丰富,进山不久,就相继见到六角杜鹃、寒莓、连蕊茶、槭树、泡花树、钩藤、大花枇杷、野扇花、柃木等植物,它们就生长在山路边、山坡上。

    下到山谷的小溪边,刚才还艳阳高照的天空变得阴沉起来,山风带着湿意。在这里,开始发现单株的青钱柳。沿着溪流而上,一小时后,队员们在近溪的山坡上发现了贵州最大的青钱柳群落。

    据甘溪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这一群落有青钱柳百株以上,直径30厘米以上的有30来株。省林科院研究员杨成华对最大一棵青钱柳测量,直径65厘米,目测树高约29米左右,枝下高约3米,冠幅约15米。杨成华说,这样大的青钱柳较少见。

    杨成华介绍,青钱柳别名摇钱树,其果实像一串串的铜钱,为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是冰川四纪幸存下来的珍稀树种,仅存于中国。青钱柳在我国南方多省均有发现,但多以零星分布。在佛顶山发现的这处青钱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群落。青钱柳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树叶泡水喝可降低血糖。

    今天的科考二线还有另一重大发现。贵州科学院生物所总工程师、研究员陈会明发现了6个品种的马陆,其中一种疑似新种。他很兴奋,说科考结束后即回研究室确认。陈会明介绍,马陆又名千足虫,多足纲节肢动物,约1万种,多生活于腐败植物上并以其为食。(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