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耄耋画家胡显清的翰墨人生

01.09.2014  12:56

笔墨丹青不言老

——侗族耄耋画家胡显清的翰墨人生

胡显清在石洞中学教学生作画。

    日前,笔者在天柱县石洞中学九(3)班教室里看到,10多名学生围着一位正在作画的老人,老人一边作画一讲解,学生们还向老人问东问西。

    这位给山区中学生做“义教”的老人,就是贵阳市科协工作者书画研究会会员胡显清。

    胡显清,1928年出生于天柱县高酿镇地良村侗寨,今年已经86岁高龄,是贵阳陶瓷厂退休职工,擅长中国画,代表作有国画作品《晴雪》、《救军粮》、《和平之旅》等,他的多幅作品曾被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收藏。

    胡显清读小学时,一次前往远房亲戚家,亲戚正好请来画匠画帐沿画,只见画匠在一块预先准备的帐布上,涂涂画画、勾勾点点,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便呈现在眼前。

    当时的还年幼的胡显清感到十分好奇,自此便对山水色彩深深地着了迷,并开始迷恋绘画。从摸索着为寨中老人画檀精像(遗像),到中学时靠画画送人换取笔墨和画纸,他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在当地小有名气。

    1957年贵州省工商、省交通举办书画联展,胡显清受高酿镇举荐到贵阳为展会服务。展会结束后,他被丹寨县汞矿领导看重,直接要去厂矿做宣传,因专业突出,后展转于陶瓷厂工作,如今回乡安享晚年。

    不久前,笔者走进他在家乡的画室,只见一幅幅精美的作品笔力刚劲、笔画浑厚、气韵生动。金石篆刻《中国历届奥运冠军印谱》220方、《陋室铭》全文十权方等,形态各异,取材丰富,渊源汉印,兼容近代。

    他的金石篆刻设计精巧,刀法考究、篆法深沉,每一方都浸透着他的心血。素描、工笔和写生绘画作品,构思精巧、布局合理、笔法圆润秀丽,简练沉着,笔力雄厚、气势宏伟。

    屯堡寨子和妇女从老人的脚下经过,胡显清画下了屯堡妇女夸大的袍子和真诚的脸庞。在安顺旅居的10余年中,他创作了数十幅安顺风光系列作品,尤其是对屯堡村进行实地采风,借物抒情,借物言志,一大批屯堡人物风情画作,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1982年春,胡显清从榕江起沿清水江一路写生,到达广西三江,花了5年时间,1986年秋完成巨副作品《侗乡行》,画作长达53米。

    他用两年多时间完成的巨幅作品《贵阳风光全图》长卷,全长18米,人民广场、甲秀楼、贵阳的高楼等尽收画图中,观者赞不绝口。

    最近,胡老先生接受天柱县侗学研究会的邀请,创作了巨幅画《天柱胜景》长卷,全长14米。

    画笔已臻佳境、几近炉火纯青的胡显清,在退休后的20余年中,不仅在寿香石上先后雕刻了100位历届奥运冠军,还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伟人搬上画纸。

    从连战访华创作《和平之旅》,到免征农业税画作《歌颂盛世皇粮税免》,再到近期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创作长20米的《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全景图,一件件雕刻作品及画作,汇成了一幅感恩社会的大爱长卷,获得社会广泛认可。(龙香文 唐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