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心工程”引来金凤凰
2011年,省侨联引荐侨商林乐洪来到贵州,与黔东南州黄平县签订8万吨树脂砂轮磨具项目。如今,贵州黄平富城实业有限公司项目一期已完成投资并试产成功。
“即使我们现在还处于投产试行阶段,但是生产出的产品已获得我国和欧洲国家的认证,产品品质排列在世界前5位。”林乐洪表示,集团公司十分重视在贵州的投资项目,下一步将继续追加投资,投入最好的生产设备,力争打造世界一流的磨料磨具生产基地,并将以自身在贵州投资的良好情况为例,介绍和引领更多海内外朋友到贵州投资。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贵州对海内外侨胞越来越有吸引力。全省各级侨联组织结合侨联自身工作特点,充分发挥侨联的工作优势,运用“以侨搭桥、以侨引侨、以侨引外”的工作渠道,拓展海外联谊和新侨工作,通过“侨心工程”积极引导海外及港澳工商界人士参与贵州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省侨联积极主动引导在海外成立贵州侨团和商会,充分发挥侨商会、省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和青年委员会的骨干作用,凝聚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批新侨高层次人才,为我省高校和科研机构领衔服务,促成了一批科研及教育交流项目的落地。
除了在外搭建平台,省侨联还成立了贵州侨商会,在省内搭建了侨商和有关部门、企业互通信息、相互交流的平台。
这一平台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贵州侨资企业的发展壮大,使侨资企业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侨资企业经营不断优化。据省人大2013年调研报告显示,在我省投资的17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中,80%以上是侨资企业。
此外,省侨联还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组织的酒博会、投洽会、泛珠会、高交会和各类项目推介活动等,扎实做好邀商服务和项目对接工作;邀请海外侨商侨领来黔考察访问,为贵州发展献计出力。据介绍,省侨联近两年累计协助引进侨资项目177个,投资金额296亿元,为贵州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为进一步推进侨联工作,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意见》。
该《意见》明确,要发挥侨联组织服务经济发展、依法维护侨益、拓展海外联谊、参政议政、弘扬中华文化、参与社会建设的六大重要作用。
中央《意见》下发以后,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经省委主要领导同意,省委办公厅6月3日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实施意见》。
中央《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的出台,为贵州侨联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海内外侨情的新变化,积极拓展海外联络工作和服务新侨工作,凝聚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力量,发挥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继承、传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方面的独特作用,为实现贵州中国梦努力奋斗。”省侨联主席吕虹表示。
今年7月下旬,中国侨商联合会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暨2014世界侨商贵阳会议将在我省召开。届时,将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侨商、侨领出席活动。
为了通过会议推进招商引资,进一步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该会议承办单位,省侨联积极做好会上拟签约项目的协调、筹备和相关保障工作。
“预计在本次活动中,健康养老、制药、旅游、机械加工等领域的一批项目将能签约落地。”吕虹表示,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让广大侨商走进贵州,对贵州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发挥成功签约的投资项目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侨商来贵州投资兴业,带动全省外资企业的发展,解决我省发展的瓶颈,提高我省的开放型经济水平。 本报记者 陈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