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侯建明:落实医师“多点执业”政策 “解放”医生
全国政协委员侯建明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
人民网福州3月1日电(李挺 李章亮)医师“多点执业”指的是一名医生同时可以在两家或多家医院从事诊疗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医科大学教授、福建省立医院主任医师侯建明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政府放宽了医师“多点执业”的限制,但当政策具体到医师的时间分配、权责明晰以及医疗机构的利益方面时,仍存在诸多矛盾。在带到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提案中,侯建明建议,针对医师“多点执业”政策,要出台更富操作性、针对性,更为明确、具体的细则,方能保障医院、医师和患者三方的利益。
政策与大医院利益冲突 医生多观望
侯建明表示,新近出台的《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虽然已经明确,医生多点执业无需单位书面同意,但仍需要第一执业单位的知情、“同意”,这给医师灵活性的同时,也给了院方很大的弹性。
“我遇到过一位公立医院院长,他就毫不讳言说‘医生肯定是医院的财产,医院为他提供平台、培养他,可最后让其他医院受益肯定不大行,就算是促进人才流动,也应该在医院的调配下进行’”。
侯建明坦言,目前不少的公立大医院负责人认为医生的多点执业,势必造成病人的分流,从而对医生的第一执业地点医院造成损失。“所以院方不一定轻易放人,医师想多点执业也很困难。”
侯建明还表示,目前医疗资源分配仍旧不平衡,一些医生也担心,一旦申请多点执业,可能招致所在医院的质疑或反感,使其个人获得资源的机会大为减少,这也是大多数医生仍对“多点执业”政策采取观望态度的主要原因。“在许多人看来,医疗行业,只有品牌医院才能造就品牌医生,只有大型医院才可以享受到重点科研项目以及相应的职称等,平台的重要性远胜于个人。”
“而目前大医院的医生大多数在超负荷工作,时间、精力都十分有限,这也是医师‘多点执业’政策难落实的一个现实原因。”此外,侯建明还认为,《意见》虽然提出鼓励医师到基层、边远地区、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可是并没有明确如何引导。
“有些网友对此提出质疑,‘谁会去这些地方多点执业呢’?‘大专家跟着银子跑,富人方便了,普通患者可能没得到好处’。”侯建明说。
用市场无形的手引导 打开束缚医生的“笼子”
在全国两会政协提案中,侯建明建议,针对“多点执业”这一政策叫好难叫座的现状,首先要盘活医师资源,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去引导医师“多点执业”,打开束缚医生的“笼子”。
“‘多点执业’的根本为‘自由执业’。目前,‘自由执业’已经成为国际主流模式,而我国的医生大部分却还束缚在单位的“笼子”里。” 侯建明认为,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医师都是自由执业,医师作为一种卫生医疗资源不应仅是某一个医院的专属,应逐步改变医师与医院的依附关系,让医师摆脱“医院固定资产”的身份,回归“自由执业”的本性。
“我们可以学习美国‘自由执业’制度,他们的医师不需要备案,只要有所在州的行医执照,就可在该州任何合适的医疗机构行医。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实质上是将医师推向市场,更考验医师的医德和技术,比起生硬的行政干预,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更能盘活医师资源,医师也会得到更合理分配。”
侯建明认为推广医师“多点执业”的同时,也要限制医师的工作时间,避免超负荷工作。“这个可以效法英国的‘四加一’模式,也就是医师在本院工作四天,剩下一天可以到其他医院执业,避免超负荷工作。”
侯建明还建议,要进一步规范多点执业医师资质,完善医疗事故保险制度,从政策上解除医院、医师的后顾之忧。“如果医生的工资是国家来发,那么医院没有效益这方面的顾虑,才能保证医生能够走得开,走得远。”
此外侯建明还表示,政府应当对到基层、乡镇卫生机构多点执业的医师给予经济的补助和适当鼓励,引导更多优秀医务人员前往基层、边远地区、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进行多点执业。
本网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林绍彬:福建应先行先试 建立两岸医保互通渠道
全国政协委员曹德旺:我始终关注农民和小微企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