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科院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开展贵州省石漠化地区治理现状联合调研

12.12.2016  23:46

近日,应贵州省农科院邀请,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大卫•汉纳威教授与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何峰博士等到贵州开展石漠化现状联合调研。11月28日下午,贵州省省长孙志刚接见了大卫•汉纳威教授一行。贵州省农科院院长赵德刚、院外事处处长朱青、草业研究所所长莫本田、省发改委、农委、林业厅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相关科研人员参与本次联合调研。

调研组一行对关岭、长顺、黔西等3县和清镇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当地土壤、植被、降水情况和牧草收获、加工进行了详细了解。

关岭是重度石漠化区域,大卫•汉纳威与赵德刚对当地土壤、植被、降水、牧草收获与加工利用进行了详细调研,指出在该重度石漠化区域应该以恢复植物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等生态保护为重点,重点从抗旱耐瘠薄的牧草(苗木)品种选择与家畜放牧管理两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长顺与黔西属于中度石漠化区域,大卫•汉纳威与调研专家指出,在恢复该区域生态环境同时可以发展林下种草养畜,促进当地脱贫致富。长顺重点考察了核桃林-一年生黑麦草+白三叶混播草地-绿壳蛋鸡复合生态治理项目,大卫•汉纳威就草畜方面提出了建议,在核桃封林之后应该改播耐荫性强的牧草品种,在家畜搭配优先选择家禽(鸡鸭鹅)配合适量的绵羊与山羊,以减少对果林的破坏。黔西县主要考察了红肉李-蔬菜(白菜、萝卜、马铃薯)复合种植模式,在石漠化生态恢复方面,教授提出应该在不同坡地高度开展果树(李树)生长适应性研究,在适合种植果树的区域开展果-蔬复合种植,在不适合果树生长的区域仍应该以恢复生态为主,可以种植当地适生灌木(乔木)。

清镇属于轻度石漠化区域,当地植被覆盖度较高,并且种草养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如何高效的发展养殖业,通过对散户饲养肉牛以及规模化饲养奶牛(山花)考察,大卫•汉纳威指出养殖应从科学饲养管理与均一稳定的饲料供给进行研究,重点考虑饲料的季节平衡与营养平衡。

在调研期间,大卫•汉纳威与贵州省草业研究所以及贵州大学分别就自己的研究领域开展了深入的交流讨论,赵德刚详细介绍了安全转基因、石斛、杜仲与黄姜等中药材组织培养、啤酒生产加工车间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大卫•汉纳威介绍了俄勒冈大学基本情况与优势学科,根据自己的研究经历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与科技人员与在校师生交流高水平SCI论文写作技巧,并达成联合培养人才,合作开展项目研究的共识。

赵德刚指出,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及科技扶贫工作,而省农科院作为科技扶贫工作的首要单位,大力推进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是完成“十三五”目标的重中之重。而贵州的石漠化环境严重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制约贵州“三农”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实施种草养畜成为综合治理石漠化和开发扶贫的有效途经。

通过联合调研有效促进了国内外对于种草养畜治理石漠化问题的交流与合作,省发改委将立项支持贵州石漠化治理项目,此举更好更快地助推了种草养畜治理贵州省石漠化工作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