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合“爱心伞” 撑起沿河大文明
28个网点备有500多把伞 8个月借用50000多人次
信合“爱心伞” 撑起沿河大文明
图为摆放在信合服务窗口的“爱心伞”。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22日电 数月来,不管是炎炎烈日,还是绵绵细雨,在沿河自治县城的大街小巷、乡村山间,一把把印有“诚者信合”的雨伞犹如一张张笑脸,温暖着千家顾客,被居民亲切地称为信合“爱心伞”。
“爱心伞”令人温馨
信用社免费为顾客提供雨伞,不仅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而且倡导了遵守信用、传递文明的美德!家住该县城南大道的杨先生感到很温馨。
11月22日中午,杨先生到鼎鑫小区旁边信用社办点事,出门天只是阴沉沉的就没带伞,等他排队把事办好后天下起了雨,很是着急,突然看到门卫旁边的架子放着12把雨伞,心想是门卫卖的就买把吧,正要上前买时,看到前面顾客只在门卫那里登了记就把雨伞拿走了。询问得知,原来伞是免费供顾客在雨天或太阳天借用,只在门卫那里用身份证登记就可以借到伞,过后再拿来还。杨先生也登记借了伞,第二天便还了。
其实,一把小小的“爱心伞”,不仅考验信合的服务和爱心,也同样考验着居民的诚信。在该县,不仅每个信合分社都有“爱心伞”,取用方便,没有“门槛”。看到一个个微笑地撑着“爱心伞”走在雨中,让人很是温馨。
图为顾客到信合营业厅还伞的情景。
“爱心伞”从没丢过
11月28日上午,一场大雨突然而至,到八·一农贸市场买菜回家的蔡奶奶走到花园时遭到大雨。面对大雨,蔡奶奶正犯愁时,听旁边人说花园信用社备有“爱心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蔡奶奶到门前一问门卫,还真有。不需要押金,只需要身份证登记一下姓名、电话,就可以取伞。“我没带身份证。”蔡奶奶为难说。“哎,你老人家,我们相信你,把你的电话号码记下就行了。”伞的质量不错,很大。蔡奶奶拿着伞,觉得信合这样做挺方便,也挺温馨,次日便把伞还了回去。
“前几天下雨,12把伞都借出去了,今天全都还回来了。”花园信合的门卫冯双指着还回的伞说。24日上午,在花园信合分社,一大早就有陆续来还伞的居民。
该县信用联社工作人员陈军说:“我们在今年4月就摆出了‘爱心伞’。有需要的顾客只需来前台登记一下,便可以取伞。除了到信合办事的顾客,路过的人也可借用。”
另据该县信用联社理事长罗廷军介绍,我们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老百姓和顾客,既然是方便,就不能设置那么多“门槛”,所以不收押金,只需登记,借还靠自觉,“爱心伞”借用以来,还没有发生居民不归还的情况,真值得欣慰。目前全县28个网点准备有500多把“爱心伞”,借用50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