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推黔南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搭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信息化助推黔南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金黔在线讯 在长顺威远“东西合作”农产品物流中心,工作人员用互联网和手机现场演示电子商务产销平台和二维码。“用手机扫一下产品上的二维码,马上就可查看生产日期、农户、产地等信息。”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信息化平台,让长顺农特产品快速打入沃尔玛、华联、家乐福等各大知名超市,并成功进入重庆、深圳、广州等大中型发达城市。
去年,长顺县创建了“农业信息网平台”,将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天气预报、生产技术规程、传播适用技术等农业信息发布与服务有机融合,搭建起农业发展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
自长顺县率先在全州建立农业信息化平台后,全州各县市高度重视,将园区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作为园区发展的重要支撑。三都县建立了交梨综合服务体系和农业孵化园信息传输中心,搭建起物流、交易信息平台,成为各地专家、学者、经销商及各大传媒了解宣传园区的一道窗口;平塘县在农业园区所属乡镇、企业、合作社之间建立移动通信、QQ群、电子邮件等网络联系平台,拉近了园区管理者、企业、合作社之间的距离;长顺、龙里、贵定等县充分整合项目资金,利用现代高清远程监控技术,在农业园区内各个种植养殖基地建成实景监控系统,实现了对主导农产品生长状态、疫病防治、天气变化、生长环境变化等情况的实时监控。龙里建立了环境信息与作物生命信息感知监测系统,对园区作物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监控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生产提供快捷、准确的资讯,提高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因灾害造成的损失,经济效益明显。
此外,长顺县与淘宝等电商企业合作,建立互联网营销平台,实行网络订购,统一配货的运营模式,目前“长顺四宝”电子网络销售平台已建成并使用;荔波县引进淘宝·特色中国贵州馆到园区成立电子商务公司,建起了淘宝·特色中国贵州荔波馆实体店;惠水县组织4家农产品企业到淘宝网贵州馆开店。
同时,各县市利用本地农业信息网、黔南农业信息网、贵州农经网等网站,加大对园区系列产品的销售宣传力度,并与三大通信运营商合作,使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民可通过电视、手机短信、电话、网站平台等各种信息化手段获取到有关农业资源、科技种植、养殖和病虫害防治等信息。瓮安县与电信、移动等公司合作建立“富农信息系统”和“农信通”、“农业信息视频点播”等系统,推进了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工程,较好地解决了“三农”信息不灵的问题。
州农委主任柏林松介绍,预计今年10月建成黔南农特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黔南优势特色农产品及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统一的宣传和销售平台。以园区为单位,以园区主导农产品为主要对象,以实现全州优势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为目标,年内率先启动24个省级以上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主导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