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服务年在行动》连续报道:“贵园信贷通”项目授信成功落地六盘水——李令波谈为何在俺这做试点
编者按:贵州银行与六盘水市政府、银行、企业三方联动对接,使六盘水红桥经济开发区“贵园信贷通”项目成功落地,该项目授信额度一亿六千万元,目前首批取得授信的企业共9家,授信金额1160万元,用于满足园区内企业流动资金经营周转,标志着贵州银行在工业园区扶持中小微企业快捷融资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六盘水市“贵园信贷通”项目授信启动仪式现场
【 中国中小企业贵州网黄振国报道 】 7月10日,由贵州银行执行的六盘水市“贵园信贷通”项目授信启动仪式在六盘水市凉都锦江温泉国际大酒店成功举行。在仪式结束后,本网带着疑问,采访了钟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李令波。
钟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李令波
记者问:李书记您好,贵州银行为什么先在你们红桥区搞试点授信呢?
李令波书记答: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三城联动、同城发展”和打造“环境优美、产业优化、廉洁高效、社会和谐”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的奋斗目标,为开发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必要的保障。
“贵园信贷通”是我省帮助产业园区企业申请贷款的融资模式,也是园区中小企业发展、优化企业融资环境的重要举措。2012年红桥新区被列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并列入全省打造“千亿级园区”培育名单。
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总体目标要求,做大做强产业园区,做优做美城市新区。至“十二五”末,红桥新区人口规模将达10万人左右,工业总产值达300亿元以上,商贸物流销售额达3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达10亿元以上。至2020年,红桥新区人口规模将达到15万人左右,工业总产值达500亿元以上,商贸物流销售额达5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达20亿元以上。
红桥新区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立足区位和各项资源要素,确定了“两轴三园”的规划格局,即以红桥路、凉都大道为主轴划分装备制造园区、综合配套园区、商贸物流及仓储加工园区三大功能版块。经过四年来的努力,“两轴三园”的产业架构初具规模。其中,东部的装备制造园区重点打造以煤机制造等能矿装备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业,现已入驻项目49个,总投资183.67亿元,建成投产项目29个,全部投产后预计产值达200亿元,实现税收8亿元,解决就业近1万人;中部的综合配套园区以城市综合体为载体,现已建成六盘水国际会展中心、奥特莱斯商业广场、凉都锦江五星级酒店等项目,正在建设中央商务区、山语城等项目,集购物、休闲、娱乐、居住、商务、金融、教育、文化等多维功能于一体,总建筑体量440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10万人居住,解决2万人以上就业;西部的商贸物流及仓储加工园区建设十大专业市场,配套仓储加工,积极搭建电子商贸、检验检疫、海关等综合物流平台,打造现代化物流园区,物流园建筑体量达22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可入驻经营户1万户以上,解决就业3万人。
记者问:今天授信的企业和授信额是多少?
李令波: 现在授信的9家企业,共计1160万元。这些企业都是在这个园区里具有成长性好、诚实守信的企业,他们是:州金福瑞有限公司300万元、贵州天地塑业科技有限公司150万元、贵州恒泰电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150万元、六盘水金鼎钢结构有限公司150万元、贵州南方经贸有限公司100万元、六盘水刘丫丫香辣酱有限公司100万元、六盘水跃汇商贸有限公司100万元、六盘水市红桥新区尚品天朝建设经营部60万元、六盘水爱德迪家具加工有限公司50万元。
记者问:下一步将如何继续抓好此项工作?
李令波: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六盘水加快转型升级,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重要之年,在经济新常态下,为提升新区上下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水平,有效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深入推进工业“百千万”工程,使新区传统产业得到新发展,新兴产业得到新扩张,企业发展瓶颈得到新突破,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一是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新区企业服务年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通过进一步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二是完善服务机制,实行新区领导挂帮、现场办公、各成员单位联系企业、审批服务绿色通道等措施,采取“一企一策”针对性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审批难等问题;三是突出服务重点,对省市重点项目、民生实事项目跟踪服务;四是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建立 “政、银、企”三方对接协调联动机制,促进银企沟通,使金融机构及时掌握企业和发展情况和资金需求,加深企业对银行信贷产品的了解。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积极搭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立财政“代偿补偿基金”,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支持,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得到扶持。
凉都锦江温泉国际大酒店(五星级)
海宁国际皮革城
西南天地煤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仓储物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