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娃娃入学家长想走捷径 假证假章生意红火

18.07.2014  16:02

  日前,贵阳市各小学开始招生,由于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手续不全或贪图方便,通过刻假章、办假证等方式伪造报名材料。对此,教育部门提醒,所有信息均已联网,不要心存侥幸。

  富水南路的刘师傅经营着一个刻章摊点,进入7月份以来,他的生意一直不错,一个社区公章收费30元,每天能挣到150-200块钱。“一些在贵阳工作的外地人手续不全,给娃娃报名上学时就刻假章、办假证来应付了。”刘师傅说,不仅仅是他,一些制作假证的摊点生意也“”了不少。

  来自遵义的卢先生在贵阳经商,他为孩子在南明小学报了名。说起报名程序,卢先生觉得有些复杂:“我在老家已缴纳了多年社保,但报名时必须参加贵阳市的社保满1年。”经招生老师提醒,卢先生出示了工商营业执照和缴税证明替代了劳动合同和社保缴费证明。但来自福建的钱先生却没这么幸运,他不是个体户,又没社保缴费满1年的证明。手续不全又不服从调剂的他,被达德小学拒绝后想到了办假证。

  南明小学第三校区的彭老师说,有的家长或是工作忙,或是图方便,懒得去派出所办理。“为了不耽误孩子入学,有些家长办假证可能是出于无奈。”彭老师说,就往年的情况来看,该校的新进学生95%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其家长在报名时常常带不齐手续,社保缴费证明和居住证是最容易被忘记的。

  彭老师提醒,外来务工人员给孩子报名时最好先看清楚招生简章。她同时提醒,今年教育局已针对幼升小负责报名工作的老师进行了培训。如今只要将学生家长的基本信息输入电脑,便可查询到其居住证和社保缴费等信息,所以伪造报名材料的家长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实习记者 杨皓钧)

   ◎相关链接

  家长:希望办入学手续更人性化

  据了解,贵阳市南明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发布的招生简章规定,非贵阳市户籍人员在小学报名时应带齐入学通知书、户口簿、居住证、生育证明、接种证、保健手册,劳动合同和至少一年社会保险缴费证明或工商营业执照和缴税证明(最后一条满足一项即可)。

  来自大方的何女士奔波了两天才把证明补齐,她向工作人员表示:“为什么出示身份证和户口薄还不能报名?”达德小学负责招生的老师说,教育局的规定是为了确保学生家庭有相对稳定的环境和足够的能力抚养子女上学,这是对学生负责。“我们理解教育局的规定,但外来务工人员消息来源少,很容易延误报名时机。学校能否考虑实际情况,做出更人性化的改变?”卢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