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五中全会精神落地,领导干部须有担当意识
近日,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到辛集、定州调研时提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突出把握好三个重点:一是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领“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二是牢牢树立并贯彻落实全会确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三是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河北落地。(11月4日《河北日报》)
五中全会提出的诸多新目标新亮点让人振奋,催人奋进,但也给人压力。确保五中全会精神全部落地,需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奋发有为,但尤其需要各级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已经公布,带领全国人民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必不可少,如果他们有担当、能作为,真干、实干、苦干、巧干,五中全会精神完全落地就有希望,有保证;如果他们无所作为,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困难就推诿、遇到风险就退缩,那么,党的事业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
缺乏担当意识,习惯于无所作为已经成为部分党员干部的一大痼疾。赵克志从贵州转到河北省委书记任上不久,就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各级党员干部必须“破除无所作为的状态,树立勇于担当的意识”的要求,痛斥一些党员干部守成求稳、缺乏斗志,明哲保身的思想和行为,批评他们不敢干事,不想担责,遇到问题绕着走,遇到难事推给他人,结果是为官一任,尸位素餐,无所作为的问题。
勇于担当,一是看得清方向,不封闭保守。领导干部就是用来担责的,没有担当就不配当一名领导干部。但有担当并不等于只敢呈匹夫之勇,而是建立在吃透中央精神,把握上级政策、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决策本领的基础上。看得清方向,思考问题思维就开阔;把握得住政策,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就多。如果想问题,思维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打转转,思想放不开、思路打不开;如果办事情只凭自己的老经验、老办法,不能突破观念上、体制机制上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就会陷入封闭保守的误区,改革发展的办法就不会多、力度就不会大。
勇于担当,二是敢于做事,但“功成不必在我”。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干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为在自己任期内出政绩而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不愿意做“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工作;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自己的政绩习惯于另搞一套,不愿意干前任做过的事,结果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近期媒体报道多个地方因主政官员落马,他们在任期间起步的民生工程也随之落马,后任官员不愿意接手,引起民众强烈批评,都是没有担当的表现。
勇于担当,三是走群众路线,不做群众尾巴。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领导干部做决策,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才能把事情做好。官大水平高的想法是不对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但是领导干部既然有带领群众之责,就不能只做群众的尾巴,跟在群众屁股后边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在网络时代,只要进行改革,总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总会有反对的声音,有时反对的声音还会很大,领导干部必须善于辨别真假民意,必须有所担当,对真民意认真汲取,对假民意,把它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雁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