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听民声]贵州六盘水:“入股”让农民不再是“局外人”

31.03.2016  10:53

    新华社贵阳3月31日电(记者潘德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眼前这块位于贵州省水城县米箩镇俄戛村的猕猴桃基地经过春雨滋养显得格外翠绿,有些果树枝丫上已开出浅黄色的小花。村民正在抓紧时间修枝除草,他们期待着4个月后能“果满枝头”。

    “村民的积极性这么高,以前想都不敢想。”基地负责人、贵州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君坦言,公司这么好的发展势头来得并不容易。

    2012年,公司看中米箩镇良好的气候条件、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决定在当地流转土地种猕猴桃,雇村民到种植基地干活,但种下去的猕猴桃苗成活率极低,当年就亏了800多万元。

    “村民是以‘局外人’的身份给我们干活。”胡君将第一年种植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没有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因为土地流转给公司了,村民到基地干活只当是给老板打工,他们有土地租金保底,做一天能得一天工钱就赚了,公司赚钱或亏损对他们没多大影响,‘干好干坏、干多干少’都一样。

    “要把猕猴桃种好,必须转变原有的运营模式,想办法让村民干活‘更卖力更上心’。”有过煤炭、建筑等行业经营经验的胡君决定尝试让村民“入股”: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每年每亩有保底分红,挂果后还有利润分成。在此基础上,公司将基地集中分片划包给懂技术、有劳动能力的入股农户进行管理,每亩地块给予承包村民30%股权。

    “这样一来,入股村民每年就有土地保底分红、劳务工资、所管理地块的收益分红等多种收入,管理好的地块产出多分红也就多。”胡君算了一笔账,按当前的市场价,待猕猴桃盛果后,参与地块管理的入股农户每亩地不算务工收入每年也可获得1.3万元。

    “入股”很快受到了当地农户的认可。俄戛村营上组村民唐仕芬把家里的土地入股到公司,除每年固定领到1800多元的土地入股红利,猕猴桃达产后,还可以按照30%的比例参与管理地块的分红。“地还是我的,我还有股份,每天干活还有100元劳务费。”当了半辈子农民的唐仕芬很享受现在的“股东”身份。

    “‘入股’改变了以往公司与农户‘分灶’吃饭的格局,公司与农户之间也从雇佣式的‘矛盾体’变成了利益共同体,不仅让入股农户的收益有了多重保障,更能让公司从生产管理中逐渐‘脱身’,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后期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开拓上。”胡君说,今年的猕猴桃产值有望突破4000万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让农民入股分红的经营模式已覆盖农户1000余户、2600余人,而这只是六盘水市近年来在农村推进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的缩影。2014年以来,该市共有56.88万亩个人承包地入股,农村股东人数达到15.87万户、57.06万人。

[责任编辑: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