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失地农民“变身”小老板

19.01.2015  13:01

      六盘水市红桥新区双龙社区7户失地农民,借力园区自筹资金创办公司,走出了一条自主创业发展之路——   

   日前,六盘水市红桥新区双龙社区三组搬迁安置点内,掌声热烈、鞭炮齐鸣,浓浓的喜庆氛围扑面而来。

  马敏荣等7户失地农民满怀喜悦,与村支两委成员、百余名村民一道,给自家筹资成立的“六盘水煊和顺制衣有限公司”挂牌。马敏荣说:“作为公司的股东,我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我们一定给大家带好头,走出一条失地农民转业发展的捷径!

  为支持园区建设,双龙村民积极配合,支持政府征用土地和房屋。但祖辈留下来的土地没有了,单靠那点补偿款,以后生活咋办?

  看到新区内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物流业等建设如火如荼,教育、文化、卫生、商贸办公等设施逐步配套完善,双龙失地农民在眼花缭乱的同时也慢慢意识到,依靠传统的农业已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头脑活络的马敏荣心里首先有了想法,他与陈义全等另外6户失地农民合计了一下,在对市场深入调查并多次商讨后,决定自筹资金创办实体企业,成立六盘水煊和顺制衣有限公司,让村民入股成为股东,拓宽村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解决部分人的就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在村支两委和有关部门支持下,公司终于挂牌成立。据了解,这家公司是红桥新区第一家由失地农民自发集资创办的公司。

  公司毗邻红山大道和凉都大道,交通方便快捷,主要生产校服、厂服等服装产品,并从福建聘请技术师傅,引进先进技术,采用流水线生产模式。目前,已投入资金200万元,建起了600平方米的四层楼厂房,预计年生产各类服装10万套,生产总值达500万元以上,解决20个就业岗位。

  已经成为公司员工的村民田运远很兴奋。他说:“没有了土地,以前是外出打工。现在我在公司做质检员,在家门口就业,少了外出颠沛流离的辛酸,多了与家人团聚的幸福。

  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作为负责人的马敏荣早就有了打算:“今年内,我们还要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使就业岗位增加到50个,年生产各类服装达15万套以上。用高质量、价廉物美的产品闯市场,用诚信服务的良好信誉对接市场,带动双龙村民拓宽致富渠道,共同奔小康。”        (毛可 孔盘龙)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高速公路新建20191011)
依据《行政许可法》和《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贵州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经审核,以下拟建高速公路加油站符合《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规划布点(2018-2020)》 ,商务之窗
成品油行政许可公示(投资主体变更20191011)
现对拟变更投资主体和重新核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商务之窗
关于促进贵州农产品市场销售项目拟奖补企业的公示
为充分发挥餐饮业对贵州农产品的消费扶贫作用,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