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闲置土地的思考

29.05.2015  20:59

               

        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土地抛荒闲置,这是我国当下农村存在的普遍现象。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点:一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继而出现大量土地闲置;二是目前农村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无法给农民带来财富增收,或者说是在种地的收益上与进城务工这一方式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土地闲置,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三农”问题,历来是各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土地闲置这一现象就必须得到遏制和妥善处理。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2014年,国务院《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意见》提出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离”制度为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提供了契机和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基层党委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好政府在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引导作用,积极宣传土地合法流转给农民带来的增收和各种好处,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科学机制。

        二、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子,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经跟不上农业现代化的前进步伐。要敢于打破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头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发展规模化和合作式经营。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走出一条现代化的农业发展道路。

        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创业

        各级政府及就业指导部门,要认真谋划和制定关于农村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村创业者的帮扶力度,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和社会有志青年到农村开展创业新天地。

目前,在城镇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而农村却有着广袤的天地。到农村创业,不但能缓解城镇就业压力,还能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带去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