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心”关爱志愿服务团 陪伴留守儿童过快乐假期
“这个假期我很快乐”
——记农村留守儿童“心”关爱志愿服务团
志愿者帮助留守儿童课业辅导。周大义 摄
图为留守儿童。周大义 摄
为进一步深化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市农村留守儿童“心”关爱志愿服务团奔赴西秀区岩腊乡三股水村、刘官乡大黑村、黄腊乡黑秧村、紫云自治县板当中学、关岭自治县田坝小学等10所中小学,陪伴20个村寨的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有陪伴才有快乐的假期
从暑期开始,来自安顺学院的30余名大学生成了安顺市农村“心”关爱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他们通过走访村寨和学校支教两种形式,到20余个村寨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关爱,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 “我们主要开展的活动是团体心理辅导和一对一谈心,目的在于引导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以改变自我为基础,养成积极的心态,体验生活快乐、感悟幸福。”在紫云四大寨乡的志愿者钟易说道。 在活动中,一个小女孩给钟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低着头玩弄着自己的手指,一直都不愿说话。钟易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通过推心置腹的交流才知道,原来小女孩是因为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让她觉得很自卑,不愿意多说话。钟易和其他志愿者耐心开导,带着她做游戏,鼓励她和小朋友接触,经过一个暑假,小女孩变得开朗自信了许多。“谢谢大姐姐和大哥哥,让我过了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以前的我比较害羞、内向、自卑、不敢讲话,不知道如何与同学们相处,是你们让我发现原来我还有这么多的优点,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知道了如何处理问题和困难,我以后要做个乐观自信的人。”12岁的女孩满怀感恩之心说道。
细雨润无声 关爱在乡间
除了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外,走村进寨访问留守儿童家庭也是志愿者的另一项工作。 “两兄弟与七十多岁的奶奶一起住,住在一间特别破旧的木屋里,奶奶眼睛不好,坐在小凳子上在给孙子补衣服,弟弟靠在一架木梯子上看电视,哥哥鞋子都没穿光着脚坐在柴火坑旁发呆。”这一幕,让志愿者俞娟心头不是滋味,她决定带着两兄弟到学校和小朋友们接触一下,让他们多一些小伙伴。 “一开始到学校的时候,两兄弟都站得远远的,不敢靠近,我们鼓励他们,并主动邀请他们一起加入到游戏里,慢慢的,脸上的笑容多了,开心的笑声也越来越多,这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俞娟对记者说道。 “孩子的成长需要在生活的点滴中慢慢积累快乐和经验,这群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或多或少都有些怯生和羞涩,我们这个活动就是希望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进他们的内心,带给他们快乐,帮助他们成长。”说到活动的意义,俞娟如是说道。
构建关爱体系 相伴留守儿童成长
“我曾是一名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群体,无论是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还是物质条件、精神生活,我有一定的了解。” 志愿者陈群说道,他想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那些迷茫、内向的孩子早日认识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了解一些心理知识。 记者了解到,此次农村留守儿童“心”关爱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搜集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的一手资料;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为探索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关爱体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该活动结束后,志愿团队还将在后续不断跟踪走访,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帮助那些特困留守儿童及心理问题儿童,解决他们生活、学习方面的实际困难;最重要的是将整合各类资源,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留守儿童之家”等服务阵地积极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关爱体系,让这种爱心活动一路相伴孩子心灵健康成长。(周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