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推进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
本报讯 今年8月,根据中央、省州关于开展精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的有关要求,兴义市目前已完成对兴义市8.1万贫困人口和92个贫困村的识别,并进入到公示公告阶段。
此次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主要包括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识别的重点是贫困户和贫困村,核心是贫困农户的逐户确认,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贫困户识别标准为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识别规模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底全省900万人左右贫困人口,黔西南州初步确定为86.35万人。黔西南州三年来共减少贫困人口31.66万人,18个贫困乡(镇)实现了“减贫摘帽”。
建档工作分为准确界定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等九个步骤来完成。目前,兴义市扶贫办正对贫困村初选名单进行7天以上的公示。将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研究提出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责任人。预计在8月底前完成贫困户、贫困村登记表和数据录入。
由于下达的92贫困村只有兴义市行政村总数的50%,出现僧多粥少格局,只好采取对乡镇(办)所在地行政村、投入集中的各类园区行政村进行剔除,再结合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农民人均纯收入、整村推进等因素,分解到乡镇(办)规模。其中,对贫困户的识别主要是识别扶贫开发对象,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不再全面登记丧失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重点识别扶贫户、扶贫低保户及有在校学生的低保户 。 兴义市在新阶段扶贫开发期间测算为154个贫困村,由于2008年依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对全市26个乡镇的372个行政村及其居民委员会进行整合,贫困村数量减少为113个。
据了解,建立全市贫困村贫困户电子信息档案和系统,实现对扶贫对象的全面检测,为全市精准扶贫决策提供依据,推进扶贫开发的科学化,做好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是兴义市2015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必需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