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让青年残疾人充满希望 记赤水市微企业主张先平
养殖业让青年残疾人充满希望
——记赤水市丙安乡农村微企业主张先平
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要经历风风雨雨,曲曲折折,在任何时候都要微笑去面对,无论是逆境,还是坦途;这样,人生才显得更有意义。今年27岁的农村回乡青年,残疾人张先平,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己创业,释诠了其人生价值。
家住黔北赤水市丙安乡丙安村南坭村民组张先平,2003年初中毕业后,刚满16岁的他就踏上了南下打工的征途,去广东汕头市朝阳区打工,先后从事过洗车工、杂工、印染工等工种,由于工作积极勤奋,工资从900元,1000元、1300元直至1800元/月,五年时间换了4个企业,当他经历了打工创业的乐趣,用辛勤的工作换来逐渐殷实的果实——报酬,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候,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一场突如其来的生产事故却又改变了张先平的人生,2008年一次上晚班的时候,当晚11时许,他像往常一样在工作台上接布,由于微电脑控制器出现故障,导致两根液压棒失控,把其右手挤压在中间,同事们立即赶了过来停掉电源,很快120急救车把他送到了当地附近的一家海军医院进行抢救。由于失血过多,昏迷了一天一夜,醒来后医生告诉他手臂可能保不住了,张先平痛苦万分,经过了6次大小手术,2个月的住院治疗,他终于得以出院。从此右手却落下终身残疾。后经过当地劳动局的鉴定,张先平的手臂属于6级伤残。
因受伤后工作不便,第二年6月,他便和家人回到贵州赤水丙安乡的农村老家养伤。这次事故让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事故的阴影中,每天郁郁寡欢,日子依然要过啊!生活仍需继续,他还是觉得找点事情来做。于是就去人才市场找工作,许多聘人单位看见他是一个残疾人,没人理睬,有的直接拒绝录用,……张先平心中很不是滋味,最终还是放弃了在外找工作的想法。准备回乡自己创业,自己养活自己。
2012年春节期间,在丙安乡街上买年货,看到很多人争抢着买土鸡,当时他心里想,要是自己有那么多鸡岂不是就发财了,于是就萌发了生态养鸡的念头。同年3月,在一个赶场天,他像平常一样也去购置生活用品,看到丙安小广场围满了群众,好像是在搞什么宣传活动。走进一瞧,原来是复兴工商分局(现为赤水市场监督局复兴分局)在搞微企宣传,咨询服务的工作人员正在发放资料,他就上前领了一份,上面写的是发展微企的介绍,张先平并不知道什么是微企,只听见有人在说发展成微企可以得到5万元的财政补助资金,可以获得税收减免,还可以申请15万元的银行贷款,种植业,养殖业都可以申请办理。有这么好的政策啊!要是能办就好了,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去找工作四处碰壁,家里积蓄所剩无几,未来的日子还得靠自己双手去努力创造才行啊!他琢磨着从事养殖土鸡呢,此项目如果能得到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扶持,那真是太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张先平就立即到复兴工商分局去咨询微企发展的事宜,该局局长胡林热情地接待了他,详细给小张介绍了发展微企需要达到哪些条件,不同行业的标准,办理的步骤,可以获得的优惠政策等等。小张向胡局长说明了自己的具体情况,胡局长也十分了解到张先平过去的经历、想法和现在的处境后,积极主动鼓励小张利用好家庭拥有发展养殖的条件和环境,发展生产,自食其力,抓住政府引导发展微企的良好机遇和优惠政策,把养殖业搞起来,以获得经济效益,争取早日改善家庭条件,并建议他先小规模生产养殖,熟练掌握养殖技术后再扩大养殖规模,等到达到一定生产规模后再行申请办理成微企。
复兴工商分局领导的鼓励,使小张鼓起了创业的勇气,开始大搞养殖业。这样,他最先从市场上买来了500只小鸡回家饲养,刚开始效果还好,不知为什么,喂养的活蹦乱跳的小鸡却陆陆续续地死去,最后就只剩下了10几只,张先平养殖生态土鸡致富的梦想被小鸡平白无故的死去的无情现实击溃。养鸡本来是一个技术活,要科学养鸡,他自己却还存在技术、知识方面的不足,不是人人都可以成功养好的。于是,他就抓住机会,去四川省农科院学习了畜禽养殖技术,学习回来后信心大增,他重新规划了其养殖计划。聘请了工人,搭建了一个300平米的养鸡棚,又进来了1000只小鸡来饲养,在饲养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弄不懂的知识,他立即电话联系农科院的教授、专家咨询,教授很有耐心地帮助他解答相关问题。几个月后,张先平成功地出栏了700多只成年鸡,卖了三万多元钱,这是他伤残后收获的第一桶金,大大激发了对养殖业的信心。
2013年,张先平又扩大了规模,增加了养殖土鸡的数量,新搭建了几个养鸡棚,到了9月出栏了1000多只,给他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入和赢得一定的利润后,他相继又出栏了1500多只。就在这年5月,在复兴镇农服中心的支持下,张先平还去遵义农广技校学习,虽然时间较短,但培训内容十分丰富,受益匪浅,回来后继续搞好养殖业。
随着近几年来赤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国际最佳休闲旅游城市的赤水市游人如织,同时来该市复兴、丙安的游客越来越多,土鸡等原生态的绿色产品,市场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应该扩大养殖规模,发展自己的品牌。在2013年底,小张扩大了饲养土鸡的规模。并根据市内外的市场行情的需求还新修建了3亩鱼塘,实现了养鸡、养鱼同步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认为盲目扩大规模,销售市场一直未打开也是不行的,小张便去找胡林局长谈了自己的想法,赤水市市场监督局复兴分局的胡局长就建议张先平可以去周边的城市去实地了解市场行情,以扩大销路。接着,小张去了成都、重庆、泸州、宜宾、内江、贵阳等城市实地考察,发现了城市人对原生态无污染的土特产品需求量非常大,只要品质、价格、销量能保证,销路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因而更加坚定了张先平把养殖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决心。
2014年,养殖场达到了能容纳4000多只土鸡的规模,另外还扩建了养殖场,还买了100头黑山羊饲养,这时,小张已完全达到了办理微型企业的条件,于是,就向赤水市工商局复兴分局(现为赤水市市场监督局复兴分局)正式申请办理微企,同时参加了劳动部门举办的小微企业SYB创业培训。
现在张先平的养殖场已养有土鸡10000只,黑山羊100只,鱼塘3亩。有冷水鲤鱼、草鱼和青驳一吨多存栏未销。在赤水市场监督局复兴分局的现场指导和帮助下,张先平的微企很快就批准下来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已办理完成。
农村回乡青年、残疾人张先平身残志不残,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大搞生态养殖业,使他看到了养殖事业带来的希望。张先平满怀信心地说,“作为农村回乡青年、残疾人,我时时要满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绝不辜负国家和有关单位对自己的大力扶持和关注、搞好农村生态养殖业,让甜蜜的养殖事业更加比蜜甜,美好的明天将会更美好。”(程世平 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