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增收入 办厂惠乡亲
四面环山的鲍家村,共有8个村民组354户、1579人,山高地薄,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粮食产量低,水资源缺乏,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
“过去我们的村寨家家户户都是瓦房,见不到几栋楼房,让我们这些村干部心里很不是滋味。”安顺市经开区幺铺镇鲍家村村主任刘江平告诉记者。
为了让村民尽快致富奔小康,村党支部集思广益,规划了产业发展思路。
“我们村荒山多,林草丰富,大家一商量,先发展畜牧业,把资源利用起来。”刘江平说。
2012年,由村党支部牵头,部分村民入股办起了肉牛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引进法国利木赞肉牛130头,这种肉牛生长快,出肉率高,通过绿色养殖,产出的牛肉肉质鲜嫩,市场销路很好,第一年合作社就挣了13万元。
“养殖效益不错,但能在合作社打工的村民不多,入股挣钱的村民更少。”刘江平说。
村党支部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们纷纷提出建议:村里挨着的云马厂有块空地;村里外出打工的村民多数是从事电子产业的。“有技术有场地,要不开个电子厂嘛。”
2014年,村党支部带领有技术的村民多次到广州、深圳等地学习电子技术,与当地电子厂洽谈业务,联系订单。今年4月,鲍家村安顺飞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工。
公司成立后,村党支部在村里张贴招聘广告,不限制身份与年龄,只要想上班,就能来厂里打工。
厂里招了6名残疾人,今年51岁的张远程是其中之一。双腿残疾,每天拄着拐棍的张远程之前开了家小餐馆,生意不好开不下去,家里靠女儿上班维持生活。
看到招聘启事后,张远程报了名。“我没有做过电子加工,刚开始很犹豫,怕做不好,来到厂里,在技术员指导下,很快就掌握了技术。”
截至目前,电子厂已经有108名工人,几乎都是鲍家村村民。现在公司日产电子零部件1万多个,产品远销沿海城市。鲍家村一半以上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家乡打工,村民年收入也从2500元增加到4600元。
刘江平告诉记者,村里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还将继续招募村民,下一步将开办砂轮片打磨厂,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上班,收入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