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亨法院实施“诉讼接待站点”制度显成效

11.05.2015  14:32

               

本网讯 2014年以来,册亨县人民法院积极开展“诉讼接待站点”工作,把审判关口前移,审判中心下移,审判法官下沉,变坐堂办案为就地办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积极探索,建立“诉讼接待站点”工作机制。安排院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1个乡镇法庭,人民法庭干警每人负责联系1-3个行政村,实现全县14个乡镇123个行政村全覆盖。对院内干警进行合理分工,把没有审判职称不能办案的干警安排驻村开展法律宣传、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有效分担了一线法官的工作压力,实现了法院内部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村组干部在“驻村法官”带动下,也主动协助化解矛盾纠纷,为该院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持,形成了一条审判机关与群众路线结合、司法职责与社会责任共担、审判执行与综治维稳相融的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子。

二是建章立制,强化法官责任意识。在全县123个村成立诉讼接待站和诉讼联系点,挂牌公布法官联络方式和工作职责,随时接受群众求助、咨询和监督;制定《推进“诉讼接待站点”工作机制建设实施意见》、《考核办法》等,规范日常工作运行;建立每季度考核、通报制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问责,要求各工作队每月底前分项统计上月工作开展情况,提交诉讼接待站点的书面评价材料、工作日志,由院政工科进行考评;年底召开专题汇报会,研究工作动态。

三是强化后勤保障,激发干警活力。院党组主动联系各乡镇党委政府,2个工作队的队长不定时走访各驻村村委会,及时协调解决驻村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工作开展;诉讼接待站点法官定期邀请人民调解员、司法联络员旁听案件审理,帮助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运行机制、工作程序、调解方式及文书制作,将“诉调对接”融入社会大调解机制中;对参与诉讼接待站点办案的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司法联络员实行个案补助,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四是拓展部门职能,丰富活动载体。从事民事工作的法官着重加强基层调解队伍建设,开展法律业务集中培训,建立联系点调解人员网络,保持与基层组织的沟通与配合,推动“大调解”工作机制。从事刑事工作的法官则注重选择较为典型的案件,深入诉讼接待站点开庭审理,提高群众遵纪守法意识;在校园举办法制报告会,增强师生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从事行政庭工作的法官注重针对土地、林木权属纠纷频发的现状,组织村组干部学习相关法律规定,减少矛盾纠纷。

五是设立巡回审判点,强化便民诉讼。根据全县地广人稀,农村当事人距县城或法庭偏远的特点,该院在全县各村设立了巡回审判点,制作巡回审判联系卡,注明审判站点的办公时间,办公地点、受案范围和联系电话等,分发给村组

干部和群众。同时将“诉讼接待站点”工作与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积极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工作开展以来,诉讼接待站点法官共走访农户130余户,发放法官联系卡、巡回审判联系卡1200多张,解决农民群众实际困难60余件,开展法制宣讲15场次。(通讯员 王廷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