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再见,仁川!——亚运村里的依依惜别
原标题:再见,仁川!——亚运村里的依依惜别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毕玮、朱福宁):天下没有不散之宴席,仁川亚运这场盛宴亦接近尾声。不管是体育代表团的官员、教练和运动员,还是为他们服务的志愿者,每个人在这场盛宴中都分到了自己的一瓢羹。只不过这瓢羹有的感觉甜蜜、有的感觉苦涩而已。在这个依依惜别的时刻,让我们来听听他们都是怎样和仁川道别的吧。
韩国曾经举办过第十届汉城亚运会和第十四届釜山亚运会,因此在赛事组织安排上还是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对此,巴林体育代表团副团长阿里是这样评价的:“仁川亚运会的组织工作让我很满意。韩国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上非常有经验,因为韩国举办过多次亚运会和奥运会。同时,我认为仁川当地人民非常友好,志愿者的工作也非常到位。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投入比赛。如果韩国还有机会举办亚运会的话,我还愿意到这里来。”
美丽、整洁、时尚或许是很多运动员来到仁川的第一感受。伊朗摔跤选手巴希尔便是其中的一员。谈起他在仁川亚运会中的得失,巴希尔说:“还有几天就要离开仁川了,我感到有点恋恋不舍。我很难忘仁川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整齐的街道和干净的市容市貌。这次唯一的遗憾就是我在摔跤项目上只取得了一枚铜牌。不过我希望还能参加下一届亚运会,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举办大型国际赛事中也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问题,为运动员们带来些许遗憾。谈到对某些项目的不合理判罚时,中国女子拳击队教练哈达巴特尔激动地说:“比赛规则的改变比较乱,就是裁判的判罚有一些乱。我们有一个队员实力明显占优,但是由于台上裁判无缘无故给了一个警告,结果比分就颠倒过来了,输了比赛。要是我们真的实力不够或是能力不够,输了比赛,我们坦然接受。能力不够我们回去可以再练,技术不够我们再加强。但是本来明显占优的局面,由于判罚的不公,输了以后感觉心里很郁闷。希望下一届亚运会在制度上更透彻一些,更明朗一些,要是这些规则能够很清楚,我们就会坦然接受。最好是更好的、公平公正的竞争。”
赵雨龙是运动员村内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名。在这里,他主要负责媒体和体育代表团官员通行证的发放以及临时翻译的工作。年仅20岁的小赵是个不折不扣的体育迷,这次服务亚运终于满足了他和体育明星们近距离接触的心愿。在仁川亚运会期间,他和将近100位明星运动员合影留念,就连韩国当地的纸媒都报道了他的故事。谈起这段经历,他兴奋地说:“因为认识这些运动员,所以说就来张照片吧,作为一个纪念。因为我在选手村服务,所以见这些运动员的几率也比较大。见了就照一下,他们也很热情。”
在为仁川亚运会服务的过程中,赵雨龙不仅增长了自己的才干和社交能力,也在这里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对这些朋友,他最想说的是:“首先我第一个想说的就是感谢。因为有了他们,我觉得我的这个仁川亚运志愿者的活动才会更加的完整,让我的人生添加非常绚烂的一笔。因为有这些朋友,让我的人生成长了,见识到了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