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召开全国农商互联启动会暨农产品流通工作现场会
10月9日-11日,全国农商互联启动会暨农产品流通工作会议在山东潍坊市召开,会议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总结“十二五”以来全国农产品流通工作,分析研究今后一段时期农产品流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新思路、落实新任务。商务部、发改委、国家标准委等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和各省(市。自治区)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相关协会及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王炳南出席会议并讲话。黄筑筠总经济师率市场体系建设处有关同志参会。
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农商互联的重要意义。农商互联是对以往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等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的重要补充,是电子商务发展延伸到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产物,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因,是农产品流通的一种变革,将带来农产品流通方式的一次新飞跃。农商互联关键是联,是一种覆盖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全链条、线上与线下全渠道、商流物流信息流全要素的全面融合互联。要统筹推进“联产品、联设施、联标准、联数据、联市场”五项工作,打造以电商为纽带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系统性解决方案。
会议认为,“十二五”以来,各级商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布点、强链、建网”的总体思路,着力完善政策环境、强化硬件设施、创新流通模式、探索公益性实现机制,农产品流通工作取得重要突破,政策环境日益优化,基础设施快速升级,多元化流通格局加快形成,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成效初显。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约4500家,年交易总额4.3万亿元,年交易总量8亿吨,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强。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批零对接、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模式快速发展,传统流通企业也主动触网升级,农产品流通线上线下加速融合。
会议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需求转型升级、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等新形势,都对农产品流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做好农产品流通这篇大文章不容易。要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新动向,主动破除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工作惯性,坚持市场化思维,创新工作方法,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实现思想观念上的新引领、方法路径上的新突破、工作职能上的新转变。
会议要求,要扎实做好近期农产品流通重点工作,一是积极构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统筹规划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公益功能机制建设,切实加快试点工作进度。二是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发展资金项目,今年将突出冷链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重点支持10个省市发展冷链物流。三是深入开展农商互联工作,围绕联产品、联设施、联信息、联标准、联市场解决好怎么联的问题,还要完善农商互联地理信息平台。四是不断完善标准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着力建设适应电商发展的农产品标准体系。
与会代表现场还参观了潍坊市电子商务孵化器、中国食品谷等农商互联示范企业。
根据此次会议精神,我厅将结合我省实际,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农商互联”,推动农产品流通线上线下资源全面对接和深度融合,打造以电商企业为纽带,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为支撑,以线下产品和物流资源为基础的一体化农产品供应链,探索“互联网+农产品流通”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建立安全环保、高效便捷、规范有序、数据共享的农产品流通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