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着力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 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同步小康

17.05.2016  14:35

道真作为贵州最北部的县份,毗邻重庆,滞后的公路发展却成了产业结构调整、群众增收致富的“瓶颈”。为此,道真着力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全力突破交通“瓶颈”。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保障有力。成立了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政府主要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的农村公路建设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乡镇设立农村公路建设办公室,村(社区)设立专门工作组,整合涉及农村公路建设相关人员集中办公,形成“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技术力量”三集中,“工作目标、技术标准、考核管理”三统一的小康路建设组织体系。

二是坚持规划引领,明确目标任务。县四家班子多次调研,反复论证,形成“一环三高四横四纵”骨架路网规划和村级路网规划。提出“对外连接畅通、出入县城便捷、乡镇之间循环、村村公路闭合、服务产业发展”的总目标,明确到2017年底,实现出境公路和县乡道100%通畅、已通客运班线的农村公路100%通油(砼)路、100%的建制村通油(砼)路和客运车辆、100%的撤并建制村通油(砼)路、村民组和集中村寨100%通达、农村公路100% 有效养护“六个100%”的目标。

三是有效整合资金,集中财力建路。本级财政共投入4亿元用于交通建设,占本级财政总收入的19.7%;茅台集团帮助贴息贷款3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整合捆绑各类项目资金2.3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加大招商建设力度,2015年共招商垫资3.26亿元,建设县乡道111.7公里,通村公路67公里。

四是创新管理方式,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执行“政府督导、专业监管、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群众监督”的质量监管和“一路一档”县、乡、村三级负责制度;县领导挂帮包片、交通局负责包镇、技术人员具体包路段的质量监管制度。聘请离退休干部、离任村干部、当地群众为质量监督员,全程跟踪监督项目建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紧盯农村公路建设,年均专题视察农村公路建设4次以上。

五是狠抓养护管理,提升路网品质。坚持“建管养运安绿一体化发展”,明确了“县乡道县管、村组路乡管”的养护主体责任;按县乡公路每公里4000元、村组公路每公里900元预算养护资金;组建了16个道班103名养护工人的养护队伍,常年专业养护县乡道;将通村路、通组路、产业路向村民公开承包,责任到人,做到有路必养;坚持“一路一景”,投入资金4600万元,种植苗木60余万株,示范绿化农村公路48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