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科院召开“‘十二五’科学研究与服务‘三农’成就”媒体通报会

18.02.2016  12:35

近日,贵州省农科院召开“‘十二五’科学研究与服务‘三农’成就”媒体通报会,院党政办公室、院宣传教育处、院科研管理处、院成果转化处主要负责人等向参会媒体作情况通报,介绍了“十二五”以来省农科院的科学研究、服务“三农”的成绩,并就省农科院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回答了记者提问。

十二五”期间,全院累计审定动植物新品种112个,其中国审品种22个,获各级各类成果奖励59项,科技成果奖励项目分别涵盖了贵州省主要粮油作物、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等,对贵州省农业领域的产业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与支撑作用;此期间,还通过了一系列的成果转化,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三提升一支撑”四个方面:其一,贵州省主要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升,例如水稻大面积栽培示范平均产量达706.17公斤,玉米高产栽培示范平均亩产812公斤;其二,自育品种占有率大幅度提升,自育水稻、玉米、油菜、蔬菜、马铃薯新品种占有率也大幅度提升,分别占全省种植面积的30%、80%、90%、25%、10%;其三,产值效益大幅度提升,示范推广粮、油、茶叶、蔬菜、果树等作物新品种新技术1.2亿亩,畜禽水产超过1亿羽(只、头、尾),新增产值逾200亿元;其四,为现代农业园区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全省326个农业园区中的125个园区提供了服务和技术支撑。

按照省委、省政府“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体要求,鼓励科技人员携带成果、技术,到乡镇、农业园区等基层一线,通过挂任科技副职、组织专家团队、领办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形式,覆盖全省九个市(州)88个县(市),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指导及培训。充分发挥农业专家的专业优势,推动农民致富增收、农业提质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并结合“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形成“9+8”的服务方式(9个专家服务团、8个方式:贵州省农科院毕节挂职工作队、望谟同步驻村帮扶工作队、石阡党建驻村帮扶工作队、博硕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科研项目实施试验点),建立健全农业专家进基层结对帮扶互动机制,加强固定指导与动态服务相结合、研究开发与基层推广相结合,助推“千乡万村”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加快发展。

为发挥好科技人员作用,提升科研实力和社会贡献,更好地做好服务贵州三农工作,该院在“十三五”期间作了以下发展规划: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将科技创新与经济紧密结合;围绕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学科调整优化;努力推进科研院所与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及市场需求相结合,探索科技服务产业新模式、新机制;围绕“53211”发展规划,全面打造现代农业科研院所。

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新华网、科技日报、中国食品报、贵州电视台、贵州日报、当代贵州、贵阳晚报、贵州都市报等十余家媒体记者代表参加了通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