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农经云云长、贵州省气象局局长赵广忠
见习生 刘定珲
“农经云要在建设中开展服务,在服务中进行建设,发挥好农经云在促进服务均等化中的作用。”农经云云长、省气象局局长赵广忠说,农经云作为“云上贵州”的一个建设部分,为贵州农经网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十几年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技术、服务,最终目的就是要用“互联网 ”和大数据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
赵广忠说,虽然农经云的建设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但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基本构架。农经云应用工程自2015年实施以来,在省大数据办的指导下,依托“云上贵州”系统平台,以贵州农经网为基础,按照“省级建设,分级应用”的原则,完成了11个系统迁云工作和相关数据汇集梳理上架,建成贵州农经云服务平台。
农经云服务平台目前已建立起1个基础数据库(农村资源数据库),4个专项数据库(农产品市场数据库、涉农中小企业数据库、“三农”资讯信息数据库、农村科技信息数据库),汇聚各类数据8000万条,建立了大宗农产品交易、农产品市场行情监测、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园区管理、乡村旅游自助服务等11个应用服务系统。
赵广忠表示,农经云将以连接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大数据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和覆盖全省乡村的“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为依托,通过大数据应用服务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前通过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每年促成农产品销售10亿元以上。通过“三农”呼叫中心和大宗农产品交易系统,可预约调度全省各地1000余名农业专家和科技特派员帮助农民指导生产,并可直接连通农产品市场供与求,帮助农民寻找买家。每年接入电话1万余次,产生供求信息近万条,达成农产品交易10亿元以上,直接使农产品产销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售价和增加销量方面实现增值约1.5亿元。
不仅如此,农经云“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管理平台”还实现了对农业园区的大数据管理,覆盖了全省326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在管理平台上,可适时监管全省农业园区的建设现状和建设效果;在数据挖掘分析平台,可分析出农业园区产业适度、产品热度等;在农业园区网上体验平台,基于GIS地图展示全省园区分布,网民可进入农业园区进行全景观光游览,并在游览过程中扫描二维码购买园区产品。
“通过对农经云本身体系的构架,大数据应用中心的构建,以及整个涉及农业农村数据全面的收集、整理、挖掘和对外开放共享,就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发展、服务于农业生产、服务于农民生活。”赵广忠说,下一步,农经云将紧紧围绕我省“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坚持以“数聚三农,云上乡村”为主题,依托连接省、市、县、乡、村五级的“大数据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和覆盖千乡万村的“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形成基于“互联网 ”和大数据应用的现代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对全省农村资源、农民需求等相关数据深入挖掘分析,全面开放衔接来自不同方面的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力量,推动大数据与村域经济融合发展,带动农业营销方式、农村社会管理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用大数据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助力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