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凤凰新区一处人行道 经常现“大坑”

25.01.2015  23:34

    

    这条路近年来每年都要塌陷一次

    本报讯六盘水市凤凰新区一处人行道,日前塌陷出一个深2.5米、面积达到60平方米的大坑。相关部门称,近三年来,同一位置连续多次出现大面积塌陷现象,幸运的是均未造成人员伤亡。

    昨日,记者在六盘水市凤凰新区凤凰大道“水木清华”小区门前看到,塌陷的大坑已被警戒线隔离,坑中现出了巨大的供水管道。“经测量,大坑深2.5米,宽接近6米,长10余米。”钟山区城管局市政处一名在现场处置的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这个大坑于19日17时许塌陷形成。“当时我听到‘轰’的一声巨响,跑出门一看,人行道已陷下一个大坑。”门面正对着大坑的一商铺老板说,幸运的是,当时没人从这里经过。

    该路段多名商铺老板称,该路段在2013年10月和去年4月也发生过塌陷。“每次塌陷后,相关部门都进行了填埋,但过不了多久,路面又会现出窝状,随即就大面积塌陷。”一家具店的老板代先生说,去年4月的那次塌陷最严重,塌陷面积约500平米,最深处约4米,导致一些临街门面的进门处悬空。同时,此次塌陷,还将埋在地下、直径约1米的城市供水管道硬生生“拉断”(本报曾报道)。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地段的人行道频频塌陷?”钟山区市政处工作人员说,每一次修复时,就往坑里填埋大石头,重量为四五百斤一块。但等到下次塌陷时,这些大石头都不见了踪影,“好像是钻入了地下”。

    附近居民称,这里还未成为城市道路时,地下有个溶洞,宽的地方可能容得下一辆大卡车。“去年塌陷水管被扯断时,那么大的水流量居然没有冒上地面,全部渗入了地下,可见下面是空的。”曾经参与处理塌陷的小区物管工程部负责人称。

    “初步推断,是地下溶洞中的水流淘空上方的泥土和填埋物后,导致地面不断塌陷。”市政处工作人员表示,将把居民反映的情况向领导汇报,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进行修缮,防止再次塌陷。(本报记者 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