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23万购的车,凭啥要花26万维修?
23万元的轿车,维修费报价竟然高达26万元,维修费怎么比车都贵?
这是河南南阳的李先生所遭遇的,他的轿车送4S店拆检后被告知“天价”维修费。他决定放弃后,又被告知:需支付拆修费、停车管理费、拖车费,共计5.6万元。
4S店解释说,李先生这款车属于原装进口车型,配件、维修费用要比一般国产车高很多。即便高很多,也不可能“鼻子大过脸”吧?如此“奇葩”的收费,到底是依据什么标准计算出来的?
4S店有关负责人称,这个费用是由专门的鉴定机构给出的,并不是实际的维修费用。那么问题又来了:实际维修费用是多少?为什么没跟车主说?“专门鉴定机构”又指什么?恐怕这都是为“天价”维修费找的借口吧。
类似于李先生这种“天价”修车遭遇,近年来在国内汽车维修业并不鲜见。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一些品牌汽车的多家4S店,通过小病大修、没病也修、只换不修、过度保养等手段牟取暴利的猫腻被曝光,在央视记者进行的22次售后体验调查中,小病大修情况出现16次,占比高达73%。
当4S店将汽车的保养和维修作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便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严重盘剥。有汽车经销商认为消费者既然买得起车,就肯定用得起车,在车辆维修时便下狠手“宰人”。即便消费者真“用得起”,但经销商利用消费者不懂汽车维修知识或行情而“狮子大开口”,恐怕无异于消费欺诈。
对于这种涉嫌欺诈的汽车维修乱象,有关部门不能不严查、不制裁。这种乱象,除了会侵割车主的合法权益之外,还会大大拖累汽车销售、维修行业的健康发展。只有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合理、公正的购车、修车、保养服务,汽车市场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
去年9月,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破除零部件和维修渠道垄断。确实,除对维修乱象加大处罚力度外,破垄断也应是重要着力点。有网友说得好:汽车有问题不修太危险,维修不找捆绑了车险与原配件的4S店又没保障,就只有选择4S店了,不被狠“宰”一刀才是稀奇事。(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