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多措并举整治城区扬尘污染

15.09.2014  09:50
为切实加强我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规范建成区建设工程和渣土运输管理,解决建设施工污染、运输车辆带泥上路,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凯里市多举措整治城区扬尘污染。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为组长 以执法、国土、住建、环保、城管  、农机、交警以及各街道办事处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工程和渣土运输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抽调市执法局、市住建局、  市交警大队  、市农机办、    市环卫处  等单位10名干部常驻建设工程和渣土运输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确保整治工作正常开展。 二是出台防治办法。 制定出台了《凯里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对建设工程施工、物料运输与堆放、建筑垃圾回填、公共场所和道路保洁等建设维护施工活动中以及因泥地裸露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周边环境及大气造成污染的防治、监督管理、违法处罚等方面提出了规范性要求,明确了在污染防治中各职能部门职责、监督管理方式和应承担的责任。 三是细化整治方案。 根据《凯里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制定出台了《凯里市建成区建设工程及渣土运输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整治的指导思想、整治的目标、整治的内容及时间。重点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建设工程施工出入口、渣土和砂石运输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问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硬性要求,要求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围挡,封闭作业;工程材料、砂石、土方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必须密闭处理;工地的道路、材料堆放场地及出入口必须硬化处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大门出口内必须设置清洗设施,车辆出场必须设置专人清洗,保持路面清洁;渣土运输车辆进出施工工地必须严格“四不出场”(即未落实保洁措施和保洁人员车辆不出场;运输车辆装载过满和未密闭,不密闭篷盖的车辆不出场;未设置冲洗平台冲洗车辆及车体,车轮不整洁带泥上路的不出场;未取得《通行证》及《渣土准运证》手续的车辆不出场)规范标准前的保洁工作。 四是“重拳”整治。 自8月6日工作启动以来,市建设工程和渣土运输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白天及夜间巡视巡查组,每天对所有工地进行不定时巡查管控,严格查处不按要求施工的工地和建筑渣土运输车辆。截止8月29日,共对53处存在不规范的建筑工地和砂石场(弃土场)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对渣土运输责任人下发车辆改装通知书400余份,对 203台未改装的渣土运输车辆进行了查处,对未设置临时环卫设施造成路面污染的2家建筑工地责任人进行了处罚。通过整治,城区内大部分建筑工地已逐步按规范进行施工作业,所有渣土运输车辆也正在分批加以改装。
大力发展林业科技提高林业治理能力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林业厅
张富杰副局长率队赴毕节市督导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工作
 为切实推进全省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工作,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