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人民币不会大幅贬值 港币强势会终结

12.10.2015  13:57

因港元不断走强,为维持联系汇率制度的平稳,香港金管局39天以来,13次向市场抛售共计756.42亿港元。究其因,香港金管局近期发布的《货币与金融稳定情况半年度报告》称,“可能是受到投资者因人民币贬值而重新分配资产所致”。对于未来走势,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香港经济增速放缓,且人民币不可能大幅贬值,港币强势会终结。

国庆假期,香港汇市颇不平静。10月1日,香港金管局向市场注入38.75亿港元以平抑港元汇价。10月9日消息,香港金管局再向银行体系注入44.95亿港元以捍卫联系汇率水平。

事实上,近一个多月以来,因港元升值势头强劲,多次触及港元兑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迫使香港金管局频频出手干预汇市。

受人民币汇率影响不断加深的港元在盯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下,市场波动性明显加大,“港元保卫战”正在打响。问题是,这场战役要打多久?有市场人士坦言,港元联系汇率制度不改,仗就不会停。

现象:39天出手13次

香港投资者持有港元的意愿持续走强,为了保持联系汇率制度,9月1日以来,香港金管局累计已在市场沽出711.47亿港元

其实,从9月1日以来,因港元对美元多次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入市干预的次数已经达到12次之多。9月30日,香港金管局向市场沽出120.13亿港元。10月1日,香港金管局向市场注入38.75亿港元以平抑港元汇价。10月9日消息,香港金管局再向银行体系注入44.95亿港元以捍卫联系汇率水平。经本次注资后,累计已在市场沽出756.42亿港元。数据显示,银行体系总结余10月13日将增至3659.7亿港元。

根据香港现行的联系汇率制度,港元兑美元的兑换汇率为7.80港元兑1美元。香港金管局会在7.75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水平时,从持牌银行买入美元;当触及7.85港元的弱方保证时,会卖出美元,从而让强弱双向的兑换保证能以联系汇率7.80港元为中心点对称地运作。

截至“十一”国庆放假前,港元汇率已经连续23天接近强方兑换保证水平,为2012年12月以来最长。如果继续下去的话,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可能将创下2009年底以来最长。

原因:人民币贬值预期

由于8月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连续多个交易日贬值,投资者因人民币贬值而重新分配资产,离岸人民币资金池5个月来首次收缩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市场对港元或美元需求的增加,与近期人民币贬值后汇率波幅较大,令部分企业和储户陆续转回港元有关。

受累于人民币贬值预期,8月离岸人民币资金池5个月来首次收缩。根据9月30日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为9790亿元,按月减少1.5%,为5个月以来首次下跌。

日前,香港金管局发布的《货币与金融稳定情况半年度报告》称,港元现货汇率于8月底至9月初触及7.75的水平,强方兑换保证在9月多次被触发,可能是受到投资者因人民币贬值而重新分配资产所致。

8月中国央行进行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的改革,一度促发人民币连续多个交易日大幅贬值。尽管此后央行出手干预稳定了人民币汇率,但是市场的预期则并未扭转。”一位香港本地银行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避险情绪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过去一个多月内投资者在香港市场抛售人民币买入港元,进而导致港元需求旺盛”,“投资者的投资取向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目前,在香港投资者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开始降低,反而更愿意将手中的人民币兑换成港元”。

走势:港元或不再强势

当前,香港的经济增速放缓,港元并不会是投资者的最终目的,港元频频触及强方兑换保证的显现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打住

10月7日,央行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降至35141.20亿美元,较8月减少432.61亿美元,这是中国外汇储备连续第五个月出现下降。不过,相比8月外汇储备939亿美元的“历史性”降幅,降幅已经收窄。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称,央行对远期购汇收取保证金等逆周期宏观审慎措施也开始发挥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恐慌性和投机性购汇需求,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民生证券分析称,短期来看,人民币贬值预期回落,外储下坡跑已经基本稳住。目前无论从离在岸汇率差值还是从远期汇率隐含升水来看,人民币贬值预期已经基本稳住。

不过,上述银行人士则认为,虽然人民币贬值的趋势难以在短期内出现改变,但是人民币不太可能出现大幅贬值,“港元频频触及强方兑换保证的显现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打住。当前,香港的经济增速同样出现放缓,港元并不会是投资者的最终目的。随着投资者开始抛售港元而买入美元,港元的强势将结束。

瑞银分析师Teck Leng Tan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经济增长的放缓,最终会推动港元贬值,“人们认为人民币贬值没有结束,汇率企稳只是暂时的。但是从内地流入香港的资金不足以抵消资金从香港流向美元的影响。”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