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高分考生见面会 学霸传授学习做题经验
全省理科第一名陈晓眉
全省文科第一名文秋林
清华大学在黔保送生贾楸烨
全省文科裸分第一名何千雨
全省理科裸分第一名罗起飞
贵阳市文科裸分第一名黄叶
昨日,本报和贵阳凯宾斯基大酒店举办“2014高考高分考生见面会”,特邀今年六位高分考生和200多名家长及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作息与心态。
昨日上午9点起,见面活动报名电话就响个不停。10点10分,一位打进热线的家长说,自己从9点开始打电话,一直到现在才打通,“想带孩子一睹高分考生风采。”另一位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才刚刚结束中考,想来听一听高分考生的学习经验,顺利度过适应期。截至中午12点30分,共两百余名市民成功报名。
14时10分,见面会开始,全省高考理科总分第一名贵阳一中陈晓眉、全省高考文科总分第一名遵义航天中学文秋林、全省文科裸分第一名清华中学何千雨、全省理科裸分第一名遵义四中罗起飞,贵阳市文科第一名师大附中黄叶,清华大学今年唯一在黔保送生贵阳一中贾楸烨,贵阳一中理科实验班班主任彭文良老师以及罗起飞的妈妈,与在场市民进行了互动。
亲临见面会的家长和学生,大多关注高分考生的学习方法,以及他们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选择文理分科、如何安排生活作息等秘籍。“学霸”们通过互动问答、分组讨论等形式与大家交流互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仍被高分考生认作是不变的学习真理。此外,自信和坚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品质。罗起飞说:“有了自信,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实力,甚至超常发挥;有了自信,平时的学习才会能有效率。”陈晓眉说:“对于高考,坚持是关键,不能有片刻的松懈,我们班所有同学都是坚持看书、解题,直到看考场的前一天。”
至16时活动结束,学生和家长仍意犹未尽。
(本报记者 张梅 胡颖 肖达钰莎 田丹 杨璇 欧阳洁 候川川 欧鲁男 石澳京)
学习心得:抓好基础 善于总结 放宽心态
文科:教材是基础
“文科就是要一遍又一遍的过教材,”何千雨说:“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再多花时间去熟悉材料和笔记,熟悉到看到题目就会产生解题的反应。”
黄叶说:“高考所有的答案都在教材里。”总结自己高三一年的学习经验,他说:“到了高三,不能完全跟着老师走,只是单纯地解题和读材料;私下里,自己必须要多看几遍书。”黄叶说自己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都会拿出笔记或自制小卡片,回忆前一天背过的知识点。
虽然深知“刷教材”的重要性,但是如何记住文科海量的知识点,仍是不少考生头疼的问题。文秋林的经验是,到了高三,教材一定不能丢。要学会联想,尤其是历史,要把老师教的知识点找一条主线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体系,这样才不容易忘。
何千雨也坦言:“背了就忘,是所有文科生的通病。”所以,她觉得背书得讲技巧,“比如政治,老师一般会给同学勾书背。通常每个记忆段,最重要的就是第一二句话。所以,背政治的时候,不妨以每个小标题的第一二句话作为记忆点,然后再铺展到整个段,这样背起来更容易,更清楚,记忆点之间也不容易混淆。”
理科:解题分对象
不同于文科生的“刷教材”,理科生要拿高分,大量的习题练习必不可少。不过单纯的题海战术,并不是高分考生的选择。贾楸烨说:“太难的题目,自己做不来,就只能看解答,不容易吸收理解,一过眼就忘了,几乎等于没做;太简单的题目,不过是重复的简单劳动,不能提供多少营养,算是白白浪费时间。”他建议,关键要选择难度适合自己的题目。那些不应该做错的题,考完后认真做两遍,对自己的提高会很大。
贾楸烨还建议,理科生平时需要适当地解些难题,如果平时做题的难度就只有高考难度的话,考虑到在考场里产生的心态变化,可能应对高考题就不那么得心应手了。但是也不必太难,“北约”、“华约”的自主招生题目,难度略高于高考,是不错的练习选择。
数学:抓好基础很重要
文秋林说:“数学对于文科生来说很难,所以得多花些时间。”他说,自己每天至少花两小时在数学上,解题的同时,每次都会认真总结和记住一些解题的小技巧。
不止是文科生,理科生也将数学视为重中之重。陈晓眉说:“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弱点,每次考试后,与其盲目地大量做题,不如多做几遍自己做错的题,针对自己的知识盲点和弱点,进行点对点攻克,这样更有助于成绩的提升。”
针对数学考试,陈晓眉还分享了自己心得:“考试的时候,如果不能全部题目都做完,那就得学会分配时间,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及第一二道大题都是比较基础的,一定要做到快和准。最后两题一般较难,但是难题一般都有特定方法和规律,这就要靠自己平时的积累和总结了。所以,遇到不会的题,千万别死磕,该放弃的时候要放弃,要懂得分配时间,保证基础题的完成和准确。”
答题:从擅长的科目下手
陈晓眉说,物理以力学、磁学、电学三个版块为主,其中力学最难,电学最重要,“每次考题肯定有电学。”陈晓眉说物理题占的分值很大,特别是实验题,不过这样的题虽然难,但一定要做:“因为你做了,不管怎样都能拿到一定的分数。”
陈晓眉说,做卷子也很有技巧:“物理可以先做,因为分值大,然后就要做自己拿手的科目。比如我擅长生物,那么我就先做生物,不然最后你会发现,会做的题还没有做。”
老师:三个缺点要克服
贵阳一中理科实验班班主任彭文良老师认为,针对目前的高考,不少学生有三个“缺点”要克服。首先他谈到了阅读,彭老师说,现在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弱,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运算能力也是一大问题。今年的考生(主要是理科生)普遍表示,题目运算量大。但是彭老师认为,现在许多中学生都养成了用计算器的习惯,这是不好的。
另外,他强调,学习习惯很重要。有一些学生认为,只要到毕业班的时候冲刺一年,学习成绩就会有提高,这种想法是错误而危险的。他认为,学生不能想学就学,想玩就玩,至少对于高中生来说,这是行不通的。高中的学习贵在坚持,因此高一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