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把握扶贫攻坚的几个关系
贵州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如何适应形势需要,转变工作方式,不仅对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科学跨越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具有象征意义,对国家兴旺发达具有标志性意义。总结过去的经验,扶贫开发要抢抓中央全面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机遇,就要从贵州多民族山区省份的实际出发,遵循规律,突出重点,通过示范带动推动面上工作,特别要把握和处理好扶贫攻坚的几个关系。
关系之一: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
贵州贫困是历史、自然、经济的集中体现,区域贫困始终制约着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进程,要跳出扶贫抓扶贫,就要从区域社会发育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以国发2号文件的下发为契机,认真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统筹兼顾,整合资源,加大力度,协调发展,实现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的有机统一。
把扶贫规划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谋篇布局。结合国家确认的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等片区规划,突出麻山、瑶山、雷公山、月亮山、大娄山、乌蒙山等重点区域,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坚持大扶贫理念,在进一步挖掘社会帮扶潜力的同时,把行业部门规划中涉及扶贫的政策和项目纳入扶贫规划,争取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向符合条件的特困地区倾斜。着力解决发展制约瓶颈和突出矛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从根本上改变连片特困地区的面貌,为扶贫攻坚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
充分利用我省“三化同步”的条件,在“三化”良性互动中统筹解决贫困人口的吃粮问题、增收问题和脱贫问题。“三化同步”本质上体现了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的有机联系,要找好结合点,进一步增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为基础,强化差别政策,借助提速转型的拉力,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通过开发式扶贫促进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缩小发展差距;以城镇化推进和园区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招商引资或交流合作,实现相关产业的对接、集聚和转型升级,激活民营经济,壮大区域经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增强区域整体脱贫的实力。特别要强化城镇建设与扶贫生态移民搬迁结合,引导农民有序转移和就业创业;以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为契机,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具有当地特色和资源优势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农产品物流加工基地和农业休闲观光目的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技能;以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为动力,加快搭建扶贫开发的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引子作用,进一步完善贴息、担保、抵押、质押等有效形式,用好用活金融资本。尤其要引入微贷款机制,引导农民就地创业和返乡创业。通过与社会资金、农户资金和部门资金的结合,努力探索大扶贫格局下争取多元投入的路子。
关系之二:扶持到户与片区开发
片区开发的特点是规模化和系统性,通过统筹规划达到整体脱贫的效果。整体脱贫是就片区而言,片区范围内有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主要用于贫困人口,而贫困人口以贫困家庭为载体,连片开发的整县、整乡(村)推进最终体现在贫困家庭的减贫统计。在这个意义上,片区开发是系统工程,扶持到户是细胞工程,处理好系统和细胞的关系,是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关键所在。
一方面,整体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组织建设等工作;另一方面,要瞄准贫困农户,优先解决吃粮、饮水、住房、上学、看病、用电等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特别在产业化扶贫和技能培训等方面,要努力创新一种扶持到户的机制。一是围绕“减贫摘帽”统一规划,逐年实施。本着“低保求生存、扶贫促发展”的原则,实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尽量通过产业化项目覆盖,实施“三个一”(一户转移一个劳力,一户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一户种一亩经果林)细胞工程。二是财政扶贫专项投入要与减贫任务挂钩,工作到村,落实到户,通过责权利的统一,调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每年减贫人口要登记造册,脱贫返贫实行台账管理。三是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着力解决贫困农户直接有效受益的问题。财政扶贫项目和资金的安排要确保贫困农户的受益面,允许贫困农户以获得扶持的项目资金经营或入股分红。尤其要结合党建扶贫深化和完善订单农业、村级互助、合作组织、村企结合等运作模式,通过“支部建一线”和“党员带富”活动,确保贫困农户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实现直接受益与间接受益、稳定受益与持续受益的有机统一。四是加强扶贫统计与贫困监测,充分利用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项目数据库的资料,对扶持到户工作进行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平台监控和实地抽查。扶贫绩效考核要把减贫到户作为重要指标,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
关系之三:产业发展与产业环境
新阶段扶贫开发要从根本上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扶贫特色优势产业。我省从农民增收的实际出发,按照调整结构的要求,围绕“山”字做文章,规划先行,规模发展,规范运作,初步形成“菜薯烟油果药茶畜加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扶贫产业体系。面对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新形势,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如何科学发展,始终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关键要做到“人与社会共生,产业与环境互利”。
要从资源禀赋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产业发展的历史延续和基本现状,经过与邻近区域的对比分析,准确判别产业的特色优势或竞争潜力。特别要弄清楚这些特色优势产业能否与贫困乡村、贫困农户实现有效对接,能否跨村连片、跨乡连县,产生较好的扶贫效益和规模效益;要从壮大和培育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考虑,注重山水田林路电气的统筹规划,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向贫困乡村延伸,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通过强化基础作用和科技支撑,在服务和培训农民的过程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业与创新的统一;要从强化市场功能考虑,进一步发挥农户、合作社、企业等市场主体的作用,结合集团帮扶、对口帮扶和定点扶贫等工作,推动基地、园区和物流的配套建设,特别是农产品加工项目的选择要注意合理布局;要从贫困农户稳定持续增收考虑,不断完善项目直补、技能培训、竞争入围、以奖代补等办法,进一步创新项目资金的滚动发展机制。充分利用我省生物资源多样性和立体气候明显的条件,在项目安排上长短结合、优势互补,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的效益比。尤其要探索扶贫资金有偿使用的路子,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要从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考虑,把握人口、粮食、生态与土地承载能力的关系,培育和扶持环保型、生态效益型产业和龙头企业,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的机制,深化土地流转和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通过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和生态移民等政策统筹,实现农民增收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关系之四:有序减贫与有效摘帽
“减贫摘帽”是贵州新一轮扶贫攻坚的政策措施,不仅适应在“三化同步”中推进县域经济提速转型的需要,而且激发了贫困地区扶贫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到2018年,全面实现5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934个贫困乡减贫摘帽。目标令人鼓舞,大扶贫格局为“减贫摘帽”提供了重要支撑,但面对扶贫标准提高的新形势,“减贫摘帽”政策的落实关键在于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使之成为相辅相成、互动递进的统一体。
“减贫摘帽”首先体现为量和质的统一,量是质的基础,质是量的提升,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贵州扶贫攻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贫困人口减少是重要前提,要结合贫困人口的识别登记和动态管理,逐县、逐乡、逐村、逐户地抓好落实,确保贫困群众、特别是深度贫困群体优先受益。立足当前与长远的结合,实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是有序减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有效摘帽的实质;“减贫摘帽”也要体现为快与转的统一。国发2号文件将贵州“后发赶超”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不能等、不能靠,只有主动进取,坚持“三化兴三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缩小与全国的差距,才不会辜负中央的期望,才能够冲出“贫困怪圈”和“经济洼地”,在引导西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大局中担当重责。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要有机结合,只有转变观念、转变方式、转变作风,克服贪恋“贫困帽”的惰性想法,才能尽快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贵州“减贫摘帽”是历史使命,也是当务之急。要动员和教育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增强自觉自信,迎难而上,努力提升贵州的形象;减贫摘帽还要体现为创业精神与科学态度的统一。贵州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要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创造“高于过去、高于西部、高于全国”的贵州速度;另一方面要遵循规律,量力而行,先难后易,分类实施。要从省的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和评估减贫摘帽的考核指标,既要鼓励逐步减贫,又要讲求合理摘帽;既要确保扶贫对象逐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又要确保连片特困地区和重点县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逐步接近相应水平;既要考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财政增幅,又要考量脱贫户的实效和总体减贫比例;既要强化统计数据的严肃性,又要注重基层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反映。特别要完善“摘帽不摘政策”的奖励措施,针对“减贫摘帽”的阶段性差异,实行梯度扶持,通过持续投入、工作接力和滚动效应,实现有序减贫与有效摘帽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