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创新链条源泉 夯实技术创新基础

30.09.2014  13:22
      近日,我省2项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及生态经济系统优化调控研究”、“大数据聚合机制及分析与交易机理研究”顺利通过公示,正式步入实施阶段。这是我省首次实施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对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大数据聚合机制及分析与交易机理研究”,围绕《国家基础研究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基础科学前沿领域的重点方向,面向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以工业、农业、天文、运营商大数据为依托,针对大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科学大数据基础应用、大数据分析与交易机理等内容开展研究,切合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加强我省大数据领域基础研究,支撑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及生态经济系统优化调控研究”,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喀斯特石漠化问题,通过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前沿的调研与追踪,重点围绕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容量与可供给植被恢复潜力等开展生态修复及生态经济系统优化调控研究,意义重大,应用前景广阔。
      2个项目的承担团队分别由全省在喀斯特、大数据研究等相关领域的优势团队组成,以学术学科带头人领衔,以教授、副教授、青年博士为研究骨干力量,汇集了我省在相关领域的优势研究力量,具有良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及支撑条件。2项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均于9月15日通过专家论证。
      此外,9月28日,材料领域的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金属材料表层梯度结构与疲劳性能关系规律研究”顺利通过了专家论证,目前正在做立项前准备。该项目拟针对影响构件疲劳寿命的共性科学问题,紧密结合贵州省装备制造产业发展需要,开展金属材料表层梯度结构与疲劳性能关系规律研究,在表层梯度结构的裂纹萌生模型与过程模拟计算、表层梯度结构的制备、表面状态及表层梯度结构与疲劳寿命的关系等5个方面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将为关键件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和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2014年,省科技厅首次设立并实施重大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围绕大数据、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生物医药、人口健康7个方向展开布局,顺应了科技体制改革的趋势,同时也符合我省产业发展和创新布局的需求。今后省科技厅将继续广泛动员,群策群力,凝聚全省在各研究领域的优秀研发力量,进一步推动重大应用基础研究的选题和实施,为应用基础研究融入和支撑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