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研究院院长:中国制造业转型可借助互联网解决产能过剩

25.04.2015  20:48

中新社昆明4月25日电 (缪超 王祎)25日,“互联网+”云南论坛在昆明举行。论坛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表示,中国制造业转型可借助互联网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高红冰认为,今天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与出路不只是简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或智能化,而是应该先解决制造业最大的矛盾与瓶颈——产销脱节,产能过剩。

他提出:“目前,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太多的东西卖不出去,造成高库存率。解决高库存就要实现产销对接,产销对接最好的方法就是互联网。

以往,传统的B2C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推动式”的生产方式,生产商追求标准化、大规模、低成本生产,然后通过广播电视的大众营销,以及层层代理、分销系统,把商品强行推向市场。这其中,消费者处于被动、被教育和灌输的地位。这种模式在供给短缺时代大获成功,而在生产普遍过剩的时代就陷入困境。这也是目前中国制造业举步维艰的大背景。

基于电子商务的C2B模式根本上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生产方式,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使市场需求信息得以迅捷地传达给品牌商、生产者,上下游的协同变得更为顺畅。

假设我们通过C2B的模式,实现以销定产,产销匹配,就可推动制造业减少库存率,更优质地提高效益,就可减少10%的产能过剩。“简单地算一笔账,你就知道,减少10%的产能过剩,原材料供应减少10%,运输、仓储、用电、用工等都减少10%,甚至污染也减少10%。”高红冰告诉记者。

目前,在淘宝交易体系中,包括海尔、TCL等企业,已在网上实现按预订安排生产,几乎达到零库存。他认为,电子商务作为完全基于互联网的经济交易活动,天生就具备“在线化、数据化”的特征和优势。互联网大大削减了产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速了生产端与市场需求端的紧密连接,并催生出一套新的商业模式C2B模式,即消费者驱动的商业模式。

高红冰:“C2B的商业模式要求生产制造系统具备高度柔性化、个性化,以及快速响应市场等特性,这恰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