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变身“摇钱树” 本报记者 韩宗玉
27.10.2014 18:45
本文来源: 林业厅
令农民们想不到的是,小小刺梨摇身一变,成了大山深处的“摇钱树”。
在位于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的贵州天刺力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加工车间,变身为产业工人的农民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一条完整的流水线将刺梨果变成了高附加值的果脯、饮料、罐头、含片等各色产品。
绿色健康、多样化的产品吸引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带动了农民们参与刺梨种植的热情,不起眼的刺梨果木林区成了一个聚宝盆。
“公司最大生产能力可达年产5万吨,每年可消耗刺梨果15万吨。自去年8月份一期项目投产以来,产品就远销北京、浙江、广东等地,实现销售收入达700万元,解决了120余人就业问题。”天刺力公司董事长陈林道出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
通过刺梨产业的带动,截至目前,盘县断江、坪地等13个乡镇完成刺梨种植4.38万亩,育苗2000万株。据了解,预计到2016年刺梨种植将发展到21万亩,带动农户可达7万户左右,实现24.5万人增收。
作为最具有贵州特色的代表性产品和产业,小小刺梨打出了“凉都圣果”的响亮招牌,走出了高附加值的产品路线,陡然变成了大山深处的“摇钱树”。
本文来源: 林业厅
27.10.2014 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