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梨大王”的故事
夏日炎炎,马金友家的刺梨即将进入成熟阶段。新华社记者 李凡 摄
新华社贵阳9月15日电(记者华洪立、李凡)马金友拿着一把黑色剪刀走进他的刺梨果园,弯下腰剪去多余的枝干。
“我现在就像是一位‘保姆’,这些果子就是我的‘孩子’,我必须照顾好它们。到了九月中旬,这些果子就熟了,我把它们卖了,就有足够的钱给我儿子办婚礼了。”这位55岁的村民来自中国西南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西冲社区,他种植刺梨已经7年了。
刺梨主要生长在海拔500米至2500米的地方,果实小而多刺,味道酸涩,貌不惊人,在贵州曾经是无人问津的小野果。但由于其维C含量极高,刺梨的价值逐渐被人发现,并得到市场认可。
“以前村子里到处都是野刺梨,像杂草一样,谁能想到有一天我们能靠它赚钱。”西冲社区的干部张树达说,“然而,我们现在就是靠刺梨脱贫致富的。”
西冲社区大多数家庭过去都种玉米和土豆,只能勉强糊口,更别说赚钱了。张树达说:“过去为了帮助村民脱贫,我们先后尝试过种植不同的植物,但都没有成功,因为西冲社区曾经水土流失严重。”
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来到西冲,不仅研究了当地的气候、土壤,还带着村民去附近区县学习,经过一番考察后发现这里的气候和地质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刺梨产业。
西冲社区为了更好地指导村民们种植刺梨,先后多次邀请农业专家来到村里手把手教村民种刺梨。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马金友对如何修剪、除草和施肥一无所知,所以第一年的收成不好。他找到来村里培训的技术专家,让其一对一教他关于刺梨种植的技术问题。经过专家的指点和自己的好学摸索,马金友成为村里公认的名人,大家都叫他“刺梨大王”。
马金友的刺梨果园。新华社记者 华洪立 摄
“大家叫马金友‘刺梨大王’,不是因为他种得多,而是他肯下功夫,用心钻研,种出来的刺梨个头最大,长得最好。”张树达说。
“我两个女儿都出嫁了,还有一个儿子刚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要娶媳妇儿。我得为孩子筹办婚事好好赚些钱,出一份力。9月开始,刺梨就陆续成熟上市了,这跟玉米成熟的时节差不多,但是效益比玉米好多了。今年估摸了一下,应该有三万元左右的收入。”马金友说。
据了解,西冲社区刺梨产业发展规模有1700多亩,覆盖全村418户1798人,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233人。2015年至2019年,西冲共销售了价值424万元的刺梨果实及其枝干和幼苗,户均增收9000余元。
为了寻求更多样化的收入来源,西冲社区现在正一边发展刺梨产业,一边探索养鸡、套种蔬菜等林下经济,同时,发展刺梨酿酒和生产水果蜜饯等延伸性产品。
在贵州,许多农村地区开始调整产业结构,种植起上百万亩的刺梨,刺梨产业成为贵州当地助农增收的重要渠道。此外,贵州还与中国沿海的广药集团合作,通过在贵州建立刺梨加工基地,开发刺梨系列产品,促进共同发展。西冲社区就是其鲜果产区之一。
根据规划,到2021年,贵州刺梨种植面积将扩大到220万亩,年产鲜果50万吨,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
“虽然刺梨结出的果子又酸又苦,但它为我们带来了希望。”马金友说。
[责任编辑: 栾小琳 刘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