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黔东南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26.10.2015  17:35

    记者从10月23日黔东南州统计局召开的2015年前三季度黔东南州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全州上下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应对新常态,努力应对新挑战,切实化解新矛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新态势。

    今年全州前三季度生产总值546.1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长速度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加快0.6个、0.1个百分点。

     经济增速逐季回升

    从年初开始,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经济下行的压力,全州上下着力在统筹协调上求突破、转型升级上谋跨越、改革开放上探新路、民生改善上见实效、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努力以实干见成效。今年全州前三季度生产总值546.1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长速度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加快0.6个、0.1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1亿元,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49.2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277.8亿元,增长15.9%。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今年以来,黔东南州在生产结构调整上,大力实施“6个100万”工程,加上气候风调雨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长。一是种植业主要是夏粮、蔬菜和水果产量增产明显。夏粮、油菜籽、蔬菜、茶叶和水果产量分别为19.4万吨、7.5万吨、115.5万吨、1.1万吨和18.1万吨,分别增长4.7%、4.2%、8.1%、15.3%和18.3%。二是畜牧水产业发展态势好。肉类产量15.7万吨,同比增长7.0%;水产产量2.2万吨,增长12.5%。三是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加大,商品材采伐指标呈下降趋势,营造林面积较快增长。林业木材采伐量50.3万立方米,同比下降6.4%;营造林面积32.6万亩,增长13.0%。

     工业经济稳中有升

    前三季度,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3.8亿元,同比增长12.0%,增速与上半年持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0.4亿元,同比增长20.6%。

    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一是支柱行业支撑作用显著,非支柱行业增长迅猛。二是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三是工业效益继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2.4%。

     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

    一是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实现旅游总收入322.6亿元,同比增长25.2%。二是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4.8亿元,同比增长17.9%。三是房地产业发展稳步提升,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9.6亿元,同比增长1.5%。四是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0.6亿元,同比增长24.1%。规模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9%。五是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2.5亿元,同比增长18.1%。

     消费市场平稳运行

    前三季度,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9亿元,同比增长11.2%。一是城乡居民消费较快增长。二是批零住餐稳步增长,批发业销售额436.5亿元,同比增长14.0%;零售业销售额225.2亿元,增长17.0%;住宿业销售额10.7亿元,增长20.0%;餐饮业销售额32.3亿元,增长19.0%。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5571万美元,同比下降75.7%。其中,出口4090万美元,下降81.9%;进口1481万美元,增长371.7%。进出口相抵,顺差2609万美元。

     财政收入增速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前三季度,全州财政总收入101.4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7.6亿元,同比增长15.0%。税收收入74.3亿元,增长6.6%,其中:国税税收收入22.7亿元,增长4.7%;地税完成两项收入51.6亿元,增长7.4%。

     民生改善,就业增加、物价稳定、居民收入增长

    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28元,名义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5元,名义增长13.1%。就业保持稳定,全州新增就业人数增长16.9%。物价涨幅延续稳定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0.4%,同比提高0.4%。(侯雪慧 陆庆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