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青年加入极端组织案例增多 引发西方国家反思
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近日发布了一份有关西方国家公民加入伊拉克和叙利亚极端组织的报告。该报告指出,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目前活跃着3000多名来自西方国家的极端组织成员,他们主要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北欧国家。
生活在发达国家的青年因何选择加入暴力冷血的极端组织?又是什么让他们甘愿为之付出生命?这些问题引发了相关国家的舆论关注和反思。
许多人被招募,缘起于社交媒体上的简单交流
美国总统奥巴马8月28日表示,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持续对伊拉克、叙利亚等地构成威胁,但美国尚无最佳应对策略。另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29日宣布提高应对来自伊拉克和叙利亚恐怖袭击的安全级别,由原来的“较严重”级上升到“严重”级,这意味着英国遭受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在加大。
与此同时,更多西方国家公民直接到伊拉克和叙利亚参加极端组织受到关注。新美国安全中心的这份报告称,这3000多名来自西方国家的武装分子,其中有100人来自美国、700人来自法国、400人来自英国。
据美国媒体29日报道,美国情报和执法部门最新指认了10多名前往叙利亚为极端组织效力的美国公民。而美国联邦调查局28日开始对另外两名加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美国公民在叙利亚死亡展开调查。美国情报界官员透露,在叙利亚加入极端组织的美国人数量自今年1月份起已经几乎翻倍,其中男女都有,且被招募的通常都是20多岁的青年。
远在中东的极端组织是怎样吸纳西方国家青年的?英国《卫报》日前刊文指出,伦敦极端主义国际研究中心跟踪了190位来自西方国家的“圣战者”在过去12个月中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研究发现,这些人被招募,很多都是缘起于社交媒体上的简单交流。新美国安全中心的报告认为,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把自己称为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后代,这种宣传对新近皈依伊斯兰教的西方青年具有吸引力。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在英国社会,极端思想反映在一些年轻人身上,不少年轻人甚至以“圣战”为荣,流行所谓的“圣战酷”。英国苏格兰一所大学工程学院的阿明在社交网站上说,他已离开苏格兰加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对此,伦敦极端主义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彼德森对本报记者表示,推特等强大的网络社交平台对招募年轻人常能起到“一呼百应”的作用,“他们只是通过在社交媒体相互鼓动,就心甘情愿地成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支持者!看起来像是经过了洗脑一样”。彼德森还介绍,还有不少身在伦敦,却自封为极端组织的代言人,进行招兵买马的宣传。
在美国,类似的问题同样严峻。加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33岁美国人道格拉斯·麦凯恩,日前在叙利亚战场上被击毙。与他激战的,则是受到美国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叙利亚自由军”。麦凯恩的死引起了美国舆论的高度关注。人们疑惑是什么让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基督教青年,选择加入了伊斯兰极端组织,并愿为之付出生命。据《纽约时报》报道,麦凯恩热衷打篮球,曾是芝加哥公牛队的球迷。进入高中后,他开始触犯法律,先后9次因为盗窃、持有毒品、无照驾驶被捕或受到传唤。作为黑人青年,麦凯恩曾在社交媒体上流露过对白人的仇恨。几年前,麦凯恩改信伊斯兰教,并从北欧国家辗转前往土耳其成为极端分子。
年轻人缺少归属感、西方中东政策偏颇是极端思想得以散播的重要原因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中东问题学者艾德·侯赛因对本报记者表示,导致人们信仰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搬迁。随着人们从乡村搬迁到城市,人脉圈的消失让人缺乏归属感;心理空虚产生了对组织归属的需求。同时,意识形态的冲突也是伊斯兰极端思想散播的重要因素。
英国媒体分析指出,许多生活在英国的年轻穆斯林认为,中东地区的麻烦是西方造成的,因此对西方充满怨恨。从一定程度上看,西方国家对中东地区的政策偏颇,是造成当前问题的重要诱因之一。
一方面是“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杀戮美国人质,而另一方面又有美国人自愿前往加入该组织,这样矛盾的局面对美国应对恐怖主义构成新的考验。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近日多次表示,加入极端组织的西方国家公民,可能对美国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美国对此“非常忧虑”。
今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参加联合国安理会相关会议,商讨境外恐怖分子参与伊拉克与叙利亚冲突的问题。相关专家建议,美国需要与土耳其和欧洲国家加强合作,包括加强国内反恐立法,及时驳斥极端组织号召西方青年加入的信息,并从根源上阻断极端组织的经费来源。
英国警方最新调查显示,境内半数左右的拥有极端思想的人士已在警方密切监控之中,英国首相卡梅伦严令禁止他们前往叙利亚和伊拉克。
为阻止极端组织成员回国,澳大利亚政府正计划展开一项“10年来最严厉的反恐行动”,通过加强国家安全法来阻止“激进化和军事化”的极端分子在澳国内发动恐怖袭击。澳政府计划通过设立6.3亿澳元专用经费,以及赋予相关政府机构更大权力等方式抓捕从海外归来的极端分子。(记者 黄培昭 李博雅 鲍捷)